[实用新型]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430.9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鲁代俊;蔡登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造粒机用 滚筒 水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的出料机构,尤其是一种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需要经过冷却装置对其进行冷却。目前,有一种冷却装置利用风冷来对塑料颗粒进行冷却,其冷却效果不理想。作为改进,现有一种冷却装置利用滚筒水冷的方式来对塑料颗粒进行冷却,其冷却效果得到很大改善,但冷却后的塑料颗粒和冷却水一起处于滚筒末端的底部,无法实现自动化出料。
因而,现有的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技术还有待于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机构,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出料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机构,包括螺杆和出料器,螺杆横穿于滚筒中部;圆柱状出料器套于螺杆末端随螺杆一起转动;出料器的内端面上沿外侧圆周间隔设有复数个入料口;出料器的外端面上沿内侧圆周间隔设有与入料口相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相对应的出料口通过斜面通道在出料器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位于滚筒末端底部的塑料颗粒可以通过随螺杆转动的出料器自动脱离冷却装置,完成出料动作。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在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装置中能够实现自动化出料的功能,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螺杆,(2)出料器,(3)滚筒,(4)入料口,(5)出料口,(6)斜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看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造粒机用滚筒水冷出料机构,包括螺杆1和出料器2,螺杆1横穿于滚筒3中部;圆柱状出料器2套于螺杆1末端随螺杆1一起转动;出料器2的内端面上沿外侧圆周间隔设有复数个入料口4;出料器2的外端面上沿内侧圆周间隔设有与入料口4相对应的出料口5;所述入料口4与相对应的出料口5通过斜面通道6在出料器2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塑料颗粒在旋转螺杆1的带动下由滚筒3的前端移动到滚筒3的末端,同时完成冷却步骤;位于滚筒3末端底部的塑料颗粒在螺杆1的推动下进入出料器2内端面上的入料口4;塑料颗粒随出料器2的转动由下方转动至上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斜面通道6滑向出料器2外端面上的出料口5,完成自动出料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反射镜模具自动切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热切造粒风送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