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表智能控电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961.8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民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R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用电的考核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广泛运用电子产品集成,对用电采集、计量等电量消费行为进行技术管理。该电子的技术管理可以通过对用电负载的电量用量进行实时采集,使用数字智能处理技术转换采集模拟电量为量化数据,并依据此数据对用电负载的用电量指标进行实时考核及控制,最终形成微表结合插座的一体化电结产品。
目前,对负载用电的考核和控制的装置通常为电子式电量计量装置和低压用继电器,其通常只能对用电电量进行采集,计量和存储。另外,现在的用电负载用电,主要是依靠墙体提供的插座电源来工作,不能在负载用电期间对负载用电电流,电量进行跟踪考核和控制。
随着节能,环保,安全用电理念的发展,对电源插座能否在负载用电期间起到经济,安全的用电控制和保护,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表智能控电终端,其可以同时写入电流值和电量值,其中预设有考核值,并且实时通讯,实时通断电路,结合用电负载用电量指标考核从而对是否安全,经济用电进行控制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微表智能控电终端包括电量采集模块、数据存储芯片和采样线,其还包括中央微处理器、数据对外显示模块、控电动作模块、数据对外通讯模块、通信总线。数据对外显示模块预留有口线通道,电量采集模块的数字处理口线连接至中央微处理器,电量采集模块的模拟运算口线连接至采样线,数据存储芯片、中央微处理器、数据对外显示模块和数据对外通讯模块均连接至通信总线,电量采集模块采集电流量和瞬间脉冲峰值,写入数据存储芯片,并通过数据对外显示模块显示,所述中央微处理器计量且控电,实时通断电路,所述数据对外通讯模块与外界通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表智能控电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描述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表智能控电终端1包括:电量采集模块2、数据存储芯片3、采样线4,其还包括中央微处理器5、数据对外显示模块6、数据对外通讯模块7、通信总线8。其中数据对外显示模块6预留有口线通道,电量采集模块2的数字处理口线连接至中央微处理器5,电量采集模块2的模拟运算口线连接至采样线4,数据存储芯片3、中央微处理器5、数据对外显示模块6和数据对外通讯模块7均连接至通信总线8。电量采集模块2采集电流量和瞬间脉冲峰值,写入数据存储芯片3,并通过数据对外显示模块6显示,所述中央微处理器5计量且控电,实时通断电路,所述数据对外通讯模块6与外界通讯。该微表智能控电终端1还包括控电动作模块。控电动作模块优选为继电器。
电量采集模块2优选使用ADE7755电量计量芯片,用于采集用电负载的所用电能量。采集的用电量等计量数据传给中央微处理器5,由它来负责接收该数据,并使用预先设定的考核指标(即一组考核用电负载过(载)流,欠(电)费的数值)来比对每一个计量数值,当在符合指标定义后,即对用电负载的电源提供部分进行安全用电控制。中央微处理器5优选使用89S52芯片。具体地,实时采集负载计数电流,比对过流指标,合格则比对考核指标,超标立即执行控电动作。如比对考核指标合格则进行存储记录,再继续监控用电负载的实时用电。实时采集负载计数电量,比对欠费指标。合格则比对考核指标,超标立即执行控电动作。如比对考核指标合格则进行存储记录,再继续监控用电负载的实时用电。数据存储芯片3优选使用AT24C0X芯片。
同时还使用数据对外通讯模块7来和外界主机部分进行有效联系,使用数据对外显示模块显示各项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微表智能控电终端,采用现代PLC单片机编程电子应用技术,实现了结合微表用电电量采集、计量、考核(分析数据),控制和通讯等功能的电子编程逻辑装置。
通过使用本品,可以在电源提供用电负载工作期间,对负载的电流,用电量的指标进行实时的考核,并按预设定阀值进行有效保护和费用计算。这样既能让负载在可控的安全电流下工作,杜绝电器灾害。又能对所使用的每一份电量进行经济费用的有效计算,符合上述的用电理念。
本实用新型的微表智能控电终端的产品规格为单项计量微表,计量等级为0.5S-1.0S,依据的标准、合同(技术协议、标书等)中的产品技术要求来源包括GB/T 17215-20021级和2级表相应技参,DL/T 614-2007单项多功能电能表相应技参,DL/T645-1997,2007通讯规约系统相应技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民,未经李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