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4299.8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史耀政;张春晖;吴素;张友;杜军;郭勇平;逯治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骋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铁路 隧道 自控 型融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融冰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部地区,隧道除冰一直是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在冬季,隧道顶部的渗漏水会形成冰柱,冰柱如果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接地故障,对隧道供电安全构成极大危险,轻则使接触网烧伤断股,重则将导致断线塌网,中断运输。为了保证供电安全,运营单位针对冬季除冰的问题一般都是采用在隧道中安装热气幕装置、XGD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或人工除冰的方式,但就目前来看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解决好隧道防冰的难题对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高效,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根据结冰情况自动通电工作并根据冰情自动调整发热量的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由电源系统、融冰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电源系统分别与所述融冰装置以及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与所述融冰装置相连接,所述融冰装置由至少一个加热层构成,所述加热层上设有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层通过螺栓与隧道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加热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层分为上层加热层与下层加热层,所述上层加热层与所述下层加热层之间通过固定件相连接,所述上层加热层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隧道顶部相连接。
所述上层加热层与电源线路相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为导电金属元件。
所述电源系统还与10KV变台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由电源系统、融冰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构成,电源系统分别与融冰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还与融冰装置相连接,融冰装置由至少一个加热层构成,加热层上设有多个加热单元,加热层通过螺栓与隧道的顶部相连接,其中,该加热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层分为上层加热层与下层加热层,上层加热层与下层加热层之间通过固定件相连接,上层加热层与电源线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高效,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根据结冰情况自动通电工作并根据冰情自动调整发热量,将现有融冰装置的工作状态由间歇性瞬时工作改变为周期性短时工作,既高效节能,又延长了融冰装置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此种方式在隧道中的多点布置融冰装置后,由于冰点的位置和环境不同,冰柱生长的速度也不同,隧道中融冰装置同时工作的概率不大,不易形成较大的集中负荷,不会对供电系统的现有容量形成较大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融冰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图2的电源系统图;
图5为图2中加热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加热层的工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隧道顶部 2螺栓
3上层加热层 4下层加热层
5电源线路 6加热单元
7固定件 8冰柱
1010KV变台 11电源系统
12融冰装置 13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内的自控型融冰系统,由电源系统11、融冰装置12以及控制系统13构成,电源系统11分别与融冰装置12以及控制系统13相连接,控制系统13还与融冰装置12相连接,另外,电源系统11还与10KV变台10相连接。其中,融冰装置12由至少一个加热层构成,加热层上设有多个加热单元,加热层通过螺栓与隧道的顶部相连接。
如图2所示,该融冰装置由上层加热层3与下层加热层4构成,上层加热层3与下层加热层4之间通过固定件7相连接,该固定件7设置在上层加热层3与下层加热层4的两端。上层加热层3通道螺栓2与隧道顶部1的表面相连接,上层加热层3的一端与电源线路5相连接。在上层加热层3与下层加热层4上分布有多个加热单元6,该加热单元6为导电金属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骋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骋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