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剥片机研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4728.1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邵钢条;张武艺;许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欣意盛陶瓷原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1D36/02;B01D29/11;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片机 研磨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片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非金属矿粉湿法超细加工设备剥片机研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剥片机是非金属矿土湿法超细的专用设备。剥片机的主体由主轴电机、机架、主机筒体、主轴、搅拌器、盖顶、进浆泵、进浆口、排料槽、出浆口等组成。主轴固定在机架上,悬于主轴筒体的中轴线。主轴转动,通过装在主轴上的搅拌器高速搅拌主机筒体中的研磨介质和浆料,达到磨细的效果。
目前,厂家制造的剥片机,主机筒体的过滤效果会根据研磨介质大小的改变而产生巨大的变化。主机筒体上的过滤装置的过滤孔经常会被研磨介质堵塞,而造成细浆料排泄的速度减缓,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泥浆从盖顶溢出,而且筒体上的过滤装置清洗麻烦,严重地影响了剥片机的工作,也造成了对细浆料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污染浆料、生产效率较高、结构较简单的剥片机研磨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机架、主轴及搅拌器、2块半圆柱过滤网、底盘、顶盖、进料管、进料泵、排料槽、排料管、过滤框、泥料池和高位池;2块半圆柱过滤网一端插在底盘的圆槽上,2块半圆柱过滤网的另一端插入顶盖的圆槽中形成主机筒体,主轴及搅拌器设在主机筒体中;进料泵进口通过进料管接泥料池的泥料出口,半圆柱过滤网接排料槽入口,排料槽出口经排料管接过滤框入口,过滤框的出料口接高位池入口。
所述2块半圆柱过滤网一端插在底盘的圆槽上并用螺钉固定。
所述半圆柱过滤网的孔径可为所述过滤框的孔径可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研磨工序如下:
1)在主机筒体内加入锆球,盖上顶盖;
2)进料泵开始工作,把泥料通入主机筒体;
3)主轴及搅拌器的电机运行,主轴及搅拌器开始工作,高速搅拌主机筒体中的研磨介质和浆料,使它们之间产生挤压、碰撞、研磨、剪切力和高压力,达到磨细的效果。
4)研磨产生的细泥料通过过滤网进入排料槽;
5)从排料槽把细泥料引到过滤框上,把掺杂在其中的锆球过滤出来,细泥料进入高位池,完成研磨工序。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过滤网容易拆卸清洗、研磨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
图中的各标记为:1机架、2主轴及搅拌器、3半圆柱过滤网、4底盘、5顶盖、6进料管、7进料泵、8排料槽、9排料管、10过滤框、11泥料池、12高位池、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6,本实施例设有机架1、主轴及搅拌器2、半圆柱过滤网3、底盘4、顶盖5、进料管6、进料泵7、排料槽8、排料管9、过滤框10、泥料池11、高位池12和螺钉13。
2块半圆柱过滤网3的一端插在底盘4的圆槽上,并用螺钉13固定,半圆柱过滤网3的另一端插入顶盖5的圆槽中形成主机筒体。主机筒体内在主轴及搅拌器2高速搅拌主机筒体中的研磨介质和浆料,达到磨细的效果。
进料泵7通过进料管6从泥料池11抽取泥料进入主机筒体内,泥料经过研磨后,经半圆柱过滤网3流入排料槽8,由排料管9输送到过滤框10,再进行二次过滤,将掺杂在细泥料中的研磨介质过滤出来,接着细泥料进入高位池12。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研磨介质可采用锆球,直径可采用为防止锆球把过滤网堵塞,半圆柱过滤网孔径也为所以在研磨的过程中,锆球会随细泥料进入排料槽,必须在进行一轮过滤,过滤框的孔径为过滤框主要是对锆球进行二次过滤。
由于在研磨过程中,锆球会不断流出,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磨后,要适当补充锆球。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具体的研磨工序:
1)在主机筒体内加入锆球,盖上顶盖5;
2)进料泵7开始工作,把泥料通入主机筒体;
3)主轴及搅拌器2的电机运行,主轴及搅拌器2开始工作,高速搅拌主机筒体中的研磨介质和浆料,使他们之间产生挤压、碰撞、研磨、剪切力和高压力,达到磨细的效果。
4)研磨产生的细泥料通过过滤网3进入排料槽8;
5)从排料槽8把细泥料引到过滤框10上,把掺杂在其中的锆球过滤出来,细泥料进入高位池12,完成研磨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欣意盛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欣意盛陶瓷原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