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机气动提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4807.2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伟;王贺辉;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17/02 | 分类号: | F04B1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周大伟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机 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水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力机气动提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风力提水技术是在井渠等水源处安装风力机,通过机械转动直接驱动抽水装置。
在水源不固定、多水源或风力机安装地点与水源分开时,一是采用风力机发电,再用电驱动水泵抽水,二是用风力机驱动空压机产生压缩空气,再用压缩空气驱动水泵抽水。其中发电抽水要配置逆变器、蓄电池等,价格昂贵,由于需要二次能源转换,效率较低。而后者的气动水泵是用压缩空气直接驱动气动马达的转子、齿轮等,使其高速旋转带动水泵抽水。运行前提是要持续供给较高压力的压缩空气,而风力机提供的压缩空气不稳定,难以满足持续供水要求。另外,高速旋转的运动零部件磨损严重也是常见问题。
中国专利00264506及其改进200820016667公开了一种气压自控扬水机,其虽然可解决发电抽水和压缩空气驱动抽水的部分问题,但由于工作原理是充气时泵水,排气时蓄水,运行期间为间歇供水,供水不稳、效率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机气动提水装置,适合风力机提供的不稳定压缩空气,运行时能够进行连续供水,节能高效,与传统气动提水机相比还避免了高速运动时的零部件磨损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机气动提水装置,其结构中包括同轴双腔缸体,此同轴双腔缸体包括一个隔断和分别设置在此隔断两侧的气动缸和泵水缸,此气动缸和泵水缸内分别设置气动活塞和泵水活塞,此气动活塞和泵水活塞通过联动杆相固接,此联动杆穿过所述隔断中央,与隔断中央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泵水缸缸体的两端各自设置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单向进水阀和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单向出水阀;所述气动缸内设置气动活塞自动转向控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动活塞自动转向控制装置的具体构成为:所述气动缸缸体的两端各自设置一个气孔,此气孔与双电控二位五通阀的两个工作口相连,此双电控二位五通阀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泵的泵口相连;所述气动缸内部两端面上分别设置一个与所述双电控二位五通阀相连的触点开关,气动活塞的正反活塞面上相应位置处各设置一个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轴双腔缸体为圆柱形缸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泵水缸缸体同一端端部的单向进水阀和单向出水阀相对设置,二者连线即为同轴双腔缸体的横截面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风力机通过压缩空气泵向双电控二位五通阀泵入压缩空气,由于气动缸缸体两端的两个气孔与双电控二位五通阀的两个工作口相连,压缩空气即驱动气动缸内的气动活塞运动,当气动活塞运动至气动缸一端端部时,气动活塞上的触点触动触点开关,后者通过控制电路转换双电控二位五通阀工作口的进、出气方向,进气口变排气口,排气口变进气口,气动活塞随即开始反向运动,当其运动至气动缸另一端端部时,触点再次触动触点开关,并再次引发变向,如此即完成一个循环;
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泵水活塞与气动活塞同步运动,由于在泵水缸缸体的两个端面上均各有一个单向进水阀和一个单向出水阀,当泵水活塞从左向右运动时,泵水缸缸体左端的单向进水阀开启而单向出水阀关闭,同时泵水缸缸体右端的单向出水阀开启而单向进水阀关闭;同理,当泵水活塞从右向左运动时,泵水缸缸体右端的单向进水阀开启而单向出水阀关闭,同时泵水缸缸体左端的单向出水阀开启而单向进水阀关闭;这样,无论泵水活塞如何运动,都能向外泵水,即达到了连续泵水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气动提水机相比还避免了高速运动时的零部件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双腔缸体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触点开关与双电控二位五通阀之间的控制电路简图。
图中:1、同轴双腔缸体 2、隔断 3、气动缸 4、泵水缸 5、气动活塞 6、泵水活塞 7、联动杆 8、双电控二位五通阀 9、压缩空气泵 31、气孔 32、触点开关 41、单向进水阀 42、单向出水阀 52、触点 81、工作口 8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LED防爆头灯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折叠门的可调式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