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清洁建筑施工运输设备的环保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5263.1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盛;曾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洁 建筑 施工 运输设备 环保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建筑施工运输设备的环保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有对土石方施工车辆进行冲洗的设备、生产中必须采用湿作业法,同时还要求设置污水沉淀池对冲洗产生的污水进行沉定后才可以排放,以防止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施工规范做法,造成众多施工企业各自为营,致使建筑土石方施工扬尘、道路的二次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行政执法的难度,给施工单位造成社会信誉、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损失。也有在施工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的出口处设置一根高压管道,在运输设备装载土石方运离施工场地时,人工对车辆进行一些简单冲洗的作法,这样尽管能起到一定的作中,但无法很好的对车辆进行清洁,仍然会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施工车辆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清理效果好的用于清洁建筑施工运输设备的环保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清洁建筑施工运输设备的环保处理系统,包括震动带、轮胎冲洗沟和吸湿带,轮胎冲洗沟位于环保处理系统的中间,震动带位于轮胎冲洗沟纵向中心线的后端,吸湿带位于轮胎冲洗沟纵向中心线的前端。
进一步的是,震动带垂直于纵向中心线的设置有至少两条,每条震动带的长度大于运输设备的纵向宽度,相邻两条震动带之间的间距为800~1200mm。
进一步的是,轮胎冲洗沟至少两条,沿纵向中心线方向设置在纵向中心线的两侧,相互对应的任意两条轮胎冲洗沟之间的间距与被冲洗的运输设备的横向轮距相适配;每条轮胎冲洗沟的宽度比被冲洗的单个轮胎的宽度大200~300mm,长度至少比被冲洗轮胎的两倍周长100mm;在每条轮胎冲洗沟位于纵向中心线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有喷水口与沟壁成40°-50°角的高压喷洗管。
进一步的是,高压喷洗管沿轮胎冲洗沟沟壁布置的长度大于轮胎周长的1.5倍。
进一步的是,在轮胎冲洗沟外设置有沉淀池,轮胎冲洗沟的下部与沉淀池连通。
进一步的是,吸湿带由双层草垫制成,其长度至少等于被冲洗轮胎周长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车辆的出口处设置由震动带、轮胎冲洗沟和吸湿带构成的环保处理系统,在装载土石方的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先通过震动带对车辆的震动清除掉车辆上的松动土石方以及粉尘,然后通过轮胎冲洗沟对轮胎进行冲洗,清除掉附着在轮胎上的粉尘,接着让车辆通过吸湿带,对冲洗后的轮胎表面的水进行快速的清理。采用上述环保处理系统后,能够使土石方工程施工车辆驶离现场时,轮胎不带泥土,车箱内装载的土石方也不会在运输途中散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建筑施工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对城市道路造成的二次污染,消除了产生扬尘的根源。该环保处理系统对施工车辆的清洁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适于广泛的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清洁建筑施工运输设备的环保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轮胎冲洗沟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震动带1、轮胎冲洗沟2、沟壁21、高压喷洗管22、吸湿带3、纵向中心线4、沉淀池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