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装配自适应功能的金属硬管路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5643.5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盛明星;杨春苗;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5/04 | 分类号: | F16L15/04;F16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陈产林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装配 自适应 功能 金属 管路 连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以及机械设备中的金属管路连接接头的设计。
技术背景
在汽车、发动机以及机械设备设计中经常涉及管路的连接设计,从产品美观和使用耐久性考虑,金属硬管设计是当今产品设计的潮流,但是在管路两端中心轴线处于垂直、平行甚至任意角度时,由于相关零部件的制造偏差以及装配误差等因素,硬管设计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易装配问题(长度、对中等问题)即使装配完成了,但是存在较多的残余装配压力,势必导致裂纹、密封不好等早期故障,导致汽车、发动机以及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漏油、漏气、漏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硬管路连接接头的结构设计,能适应两端中心轴线处于垂直、平行或者任意角度时的硬管路连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装配自适应功能的金属硬管路连接接头,管子与螺母用螺纹连接,螺母内孔设计有一内凸肩,中间套管外缘设计有一外凸肩,中间套管的一端端面及内孔分别设计有一端面密封凹槽和内孔密封凹槽,螺母内孔的内凸肩压紧中间套管的外凸肩,将中间套管的一端端面固定于管子端面上,硬管通过中间套管插入管子内径,管子端面与中间套管的端面之间设有端面密封件,中间套管内孔与硬管外径之间设有内孔密封件。
上述的一种具有装配自适应功能的金属硬管路连接接头,端面密封件和内孔密封件,为O型橡胶圈,也可以为矩形圈,其中端面密封件也可以为矩形圈或平面垫片。
上述的一种具有装配自适应功能的金属硬管路连接接头,中间套管与管子及硬管连接的一端内孔可设计成斜锥面,管子与中间套管及硬管之间设有一斜锥型或O型橡胶圈。
上述的一种具有装配自适应功能的金属硬管路连接接头,管子1与硬管3的两端面之间的间隙调整量为Δ=MIN{(D1-D2),(D3-D4),(D6-D5)},并且管子1与硬管3可以轴向自由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硬管路连接接头,只需要通过改变中间接管形状,就能自适应两端轴线在垂直、平行以及任意角度情况下硬管路的连接,连接接头结构装拆方便,外形美观,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中间套管为斜锥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管子,2为螺母,3为硬管,4为中间套管,5为管子内径(D6),6为硬管外径(D5),7为端面密封凹槽,8为端面密封件,9为内孔密封件,10为内孔密封凹槽,11中间套管外径(D4),12为螺母内凸肩内径(D3),13为中间套管外凸肩外径(D2),14为螺母内径(D1),15为中间套管外凸肩,16位螺母内凸肩,17为锥形密封件,18为O型橡胶密封圈。
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由图1、2、3给出。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硬管路连接接头, 管子1与螺母2用螺纹连接,螺母2内孔设计有一螺母内凸肩内径(D3)16,中间套管4外缘设计有一中间套管外凸肩15,中间套管4的一端端面及内孔分别设计有一端面密封凹槽7和内孔密封凹槽10,当螺母内径(D1) 14,中间套管外凸肩外径(D2)13,螺母内孔内凸肩内径
(D3)12,中间套管外径(D4)11,且D1>D2>D3>D4,D2-D3> D3-D4时,通过拧紧螺母2,就可以使螺母内凸肩16压紧中间套管外凸肩15,将中间套管4的一端端面固定于管子1的端面上,硬管3通过中间套管4插入管子1的内径,管子1端面与中间套管4的端面之间设有端面密封件8,中间套管4的内孔与硬管3的外径之间设有内孔密封件9。当管子1内径(D6)5,硬管3的外径(D5)6,D6> D5时,则硬管3可实现上下自由调整。端面密封件8和内孔密封件9,均为O型橡胶圈,分别位于中间套管4的端面密封凹槽7和内孔密封凹槽10内。端面密封件8和内孔密封件9,其中端面密封件8也可以为矩形圈,其中端面密封件也可以是平面垫片。
如图2、3所示,中间套管4的一端内孔可设计成斜锥面与管子1及硬管3连接,管子1与中间套管4及硬管3之间设有一锥形密封件17或O型橡胶密封圈18。管子1与硬管3的两端面之间的间隙调整量为Δ=MIN{(D1-D2),(D3-D4),(D6-D5)},管子1与硬管3可以轴向自由调整,以保证硬管路连接时,克服管子1与硬管3之间空间距离的制造和装配偏差,使两端中心轴线处于垂直、平行或者任意角度的硬管路连接,都具有自适应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连接接头直通结构具有阻力小,流量大,结构紧凑等特点,连接接头装拆方便,外形美观,密封性好,应用十分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