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6093.9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鲁敬;张福国;刘鑫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混炼 挤压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乙烯工程的聚乙烯、聚丙烯粉料与添加剂的混炼、挤压造粒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塑料双螺杆挤出机组生产能力(规格)不超过2万吨/年,大型双螺杆挤压造粒机组,从机组的工作原理、参数性能、生产能力、物料的挤压工艺、技术复杂程度、上下游配套、制造难度、可靠性要求、电气控制与保护等,都与小型机组有很大的区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年产量20万吨,控制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直观简单、人性化、安全化的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主要包括盘车装置(1)、主电机装置(2)、主减速器(3)、加料装置(4)、混炼挤压系统(5)、开车阀装置(6)、齿轮泵装置(7)、换网装置(8)、机头装置(9)、水下切粒装置(10)、离心干燥装置(11)、振动分筛装置(12)、电气控制系统,盘车装置(1)通过联轴器连接主电机装置(2),主电机装置(2)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减速器(3),主减速器(3)通过花键轴连接混炼挤压系统(5),加料装置(4)连接在混炼挤压系统(5)的机筒入口处,开车阀装置(6)连接在混炼挤压系统(5)的机筒出口处,齿轮泵装置(7)连接在开车阀装置(6)的出口处,换网装置(8)连接在齿轮泵装置(7)的出口处,机头装置(9)连接在换网装置(8)上,水下切粒装置(10)连接在机头装置(9)上,离心干燥装置(11)的入口通过管道与下切粒装置(10)的出口连接,离心干燥装置(11)的粒子出口通过管道与振动分筛装置(12)的入口连接。
所述盘车装置(1)包括小容量的盘车电机、盘车减速器和超越离合器。
所述主减速器(3)的输入端是单轴输入,输出端为双轴输出。
所述加料装置(4)主要由计量喂料系统和加料斗组成,计量喂料系统包括主料加料装置、辅料固体加料装置、辅料液体加料装置、混合装置和计量喂料装置,加料斗包括过滤分筛装置、料位计装置、氮气处理装置。
所述混炼挤压系统(5)主要由齿轮箱、机筒和螺杆组成,所述齿轮箱连接在机筒的一端,螺杆设置在机筒中。
所述换网装置(8)主要由换网壳体、双滑柱、杯式滤网、高压油缸和液压系统组成。
所述水下切粒装置(10)包括水室、水室锁紧装置、切刀装置、切刀锁紧装置、电机、台车、液压装置、气液转换装置和冷却水管路装置。
所述离心干燥装置(11)包括电机、旋转器、机体、筛网、排湿风机、物料大块捕积装置和输送管路装置。
所述盘车装置(1)通过联轴器连接主电机装置(2)的联轴器为超越式联轴器。
所述主电机装置(2)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减速器(3)的联轴器为摩擦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可实现20万吨/年的产量,在突出大型高产量的前提下,机构搭配紧凑、布局合理、工艺流程的要求;占地面积节省,上下水电气油料配套合理、便于安装起吊、便于维修保养、控制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直观简单、人性化、安全化,是一个技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本机组总体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挤出工艺过程,通过配备特殊混炼段机筒、螺杆、开车阀装置、混炼度调节阀装置、融体齿轮泵装置等关键部件,使挤出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物料加工工艺要求,保证了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右视图。
图中:1、盘车装置;2、主电机装置;3、主减速器;4、加料装置;5、混炼挤压系统;6、开车阀装置;7、齿轮泵装置;8、换网装置;9、机头装置;10、水下切粒装置;11、离心干燥装置;12、振动分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