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机到主机信息安全单向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6303.4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G06F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信息 安全 单向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通信技术,具体来说是实现低密级计算机向高密级计算机单向传输信息,从物理上保证高密级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反向泄露到低密级计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涉密单位或部门,为了防止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的信息通过网络泄露到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禁止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高密级计算机与低密级计算机直接或间接通过网络连接。这样做,尽管可以防止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的信息通过网络泄露到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的应用系统在运行时经常需要来自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的数据,在禁止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直接或间接联网之后,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需要的这些来自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的数据只能通过“中转机”以刻录光盘的方式获得,这是以牺牲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便性为代价的,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严重影响了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应用系统运行的实时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机到主机信息安全单向传输系统,以阻止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的信息反向泄露到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以保证涉密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机到主机信息安全单向传输系统,由外端单元、内端单元以及连接在外端单元和内端单元之间的单向光纤组成;
外端单元:
外端以太网接口:用作与发送端计算机连接;
电光转换电路:其输入端连接外端以太网接口;
外端光纤接口:与电光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内端单元:
内端光纤接口:与光电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光电转换电路:其信号输出端与内端以太网接口连接;
内端以太网接口:用作与接收端计算机连接;
单向光纤:其输入端连接外端光纤接口,其输出端连接内端光纤接口之间。
还具有外壳;电光转换电路、外端光纤接口、单向光纤、内端光纤接口以及光电转换电路均设置在外壳内;外端以太网接口和内端以太网接口设置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基于光纤的纯单向传输技术,使得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连接,从物理上保证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获取数据时,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的信息决不可能通过网络反向泄露到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
本系统即是一个单向传输装置,该“单向传输装置”是一台硬件设备,该硬件设备由“外端”和“内端”构成,“外端”有一个以太网接口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连接,“内端”有一个以太网接口与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连接,“外端”和“内端”之间除了一根单向光纤外,没有其它任何形式的物理连接,从物理上保证信息只能从“外端”流向“内端”。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物理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从非涉密计算机(或低密级计算机)获取所需数据,无需通过“中转机”以刻录光盘的方式获取,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涉密计算机(或高密级计算机)中应用系统运行的实时性,以及确保涉密计算机中信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所述的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所述“单向传输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本新型由外端单元、内端单元以及连接在外端单元和内端单元之间的单向光纤5组成;
外端单元:
外端以太网接口1:用作与发送端计算机连接;
电光转换电路:其输入端连接外端以太网接口;
外端光纤接口:与电光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内端单元:
内端光纤接口3:与光电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光电转换电路:其信号输出端与内端以太网接口4连接;
内端以太网接口4:用作与接收端计算机连接;
单向光纤5:其输入端连接在外端光纤接口2,其输出端连接内端光纤接口3之间。
还具有外壳6;电光转换电路、外端光纤接口2、单向光纤5、内端光纤接口3以及光电转换电路均设置在外壳6内;外端以太网接口1和内端以太网接口4设置在外壳上。
图2中,外端电源接口7(设置在外壳6上)用作接入电光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流,内端电源接口8(设置在外壳6上)用作接入光电转换电路的工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交叉型安全光栅检测装置
- 下一篇:氨基亚丙基衍生物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