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接式层状复合结构玻璃钢高浮载船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6610.2 | 申请日: | 201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伟光 |
主分类号: | B63B3/16 | 分类号: | B63B3/16;B63B43/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570206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接式 层状 复合 结构 玻璃钢 高浮载 船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艇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嵌接式层状复合结构玻璃钢高浮载船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浮载船艇建造技术是采用轻质船体材料与设置中空密封结构浮舱来保持船体浮力;但是轻体材料密度低、刚性差、不适合建造较大的船型;中空密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渗漏、开裂、破损丧失浮力。
ZL02210558.1中空密封高浮载玻璃钢船体,以填充的方式把“中空密闭”结构实体化,形成多级式分体密闭填充浮载隔舱,制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隔舱和浮体的设置挤占了部分舱体,实用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接式层状复合结构的玻璃钢高浮载船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轻质材料密度低、刚性差、不适合建造较大的船型;中空密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渗漏、开裂、破损丧失浮力;现有填充式“中空密闭”实体化结构制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隔舱和浮体的设置挤占了部分舱体,实用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实体填充的方式在船体结构凹型处设置浮载夹层;其特征在于:浮载夹层包括主构造层和辅填充层构成;主构造层包括船体刚性复合壳体、玻纤增强复合层、舱体复合衬板;其中:刚性复合壳体以外置式型模(成型模具)为基面,采用模塑复合工艺逐层铺敷成型,层体厚度达到7-12mm后与船体龙骨构架嵌接胶连,形成具有高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的整体结构组合;玻纤增强复合层位于船体刚性复合壳体和舱体复合衬板之间,厚度1.5-2.5 mm,以层状结构重叠复合随形设置,叠层间留有填充空隙并与船体构架嵌接胶连复合,形成能够控制浮体形态、提高整体强度的船体结构夹层;舱体复合衬板为单板式复合层体,设置在船体刚性复合壳体和填充结构层体内侧,层体厚度3.5-4.5 mm,与船体横肋隔板胶连复合形成内舱体层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辅填充层由低密度轻体材料构成,以填充方式设置于玻纤增强复合层的叠层结构内,层体厚度100-150 mm,并在船体结构凹型处逐层放大玻纤增强复合层体间隙,增加浮体填充比量,形成具有浮力储备功能的层状结构复合体。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船体纵肋、横肋隔板、纵肋芯木和龙骨芯木等构架设置,其中,横肋隔板为多孔型模压复合预制构架,呈工字型U状结构,与船体纵肋嵌接复合交叉设置,将船体浮载夹层分隔为多级式格状密闭结构体,横肋隔板工字型面设多个圆形通孔,孔径10-12cm随型排列与填充浮体贯通胶连,以提高船体结构强度;纵肋芯木和龙骨芯木增强主构造层刚性。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船体抗冲击能力强,舱体空间利用率高,制作成本低,使船体浮力储备量提高80%以上,抗沉性更为可靠,在出现漏舱、灌水、破裂等高危险情状况下,也能够保持长久的航态浮力成为“永不沉没”的船。适应各类型玻璃钢(FRP)船艇的建造及成船(钢、木质船艇)改造。尤其是能够对在极恶劣自然环境航行作业的深海捕捞渔船、科学考查测量船、国防公务艇及乘载人员较多,对抗沉性能有更高要求的客运交通船和旅游观光艇等大型玻璃钢船艇,提供更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船体构架截面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层体截面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层状嵌接复合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1船体刚性复合壳体、2低密度填充复合夹层、3船体纵肋、4玻纤增强复合层、5舱体复合衬板、6船体横肋隔板、7横肋板通孔、8船体纵肋芯木、9船体龙骨芯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船体结构凹型处设置浮载夹层;浮载夹层包括主构造层和辅填充层。
主构造层由船体刚性复合壳体1、玻纤增强复合层4、舱体复合衬板5、船体纵筋及隔板3、船体横筋隔板6、船体纵筋芯木8、船体纵龙骨芯木9构成。船体刚性复合壳体1以外置式模具为基面,采用模塑复合工艺逐层铺敷塑型,层体厚度达到7-12mm后与船体龙骨构架嵌接式胶连复合;玻纤增强复合层4位于船体刚性复合壳体1和舱体复合衬板5之间,厚度1.5-2毫米以层状结构重叠设置,与船体构架嵌接胶连复合;舱体复合衬板5为单板式复合层体,设置在船体刚性复合壳体1和填充结构层2内侧,层体厚度3.5-4.5 mm,与船体横肋隔板6胶连复合;船体横肋隔板6为多孔型模压复合预制构架,呈工字型U状结构,与船体纵肋3嵌接复合交叉设置;横肋板通孔7随肋板型面排列设置,孔径10-12cm与填充浮体结构贯通胶连;船体纵肋3、横肋芯木8及纵龙骨芯木9为船体增强结构设置与船体主构造层胶连复合。
辅填充层2由低密度轻体材料构成,以填充方式设置于玻纤增强复合层4的叠层结构内,层体厚度100-150 mm,在船体结构凹型处逐层放大层体间隙,增加浮体填充比量,并与船体主构造层嵌接胶连一体成型,形成具有浮力储备功能的高浮载层状结构复合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伟光,未经徐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