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行位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6777.9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行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行位模具。
背景技术
内行位主要用于成型产品内壁侧凹或凸起,开模时行位向产品中心方向运动。当产品内侧有倒扣且产品底部在倒扣脱模方向避空位不足时若用传统的斜顶出模存在脱模死角,如图2中11所示,产品无法正常出模,造成产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避开脱模死角,转化成了正常的前后模方向的内行位模具。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行位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固定设有前模仁、螺杆、固定在螺杆一端的行位拔块,后模板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前模仁互相配合的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上固定设有后模镶件、可在后模仁与后模板上水平横向移动的行位,所述行位上设有与所述行位拔块配合的拔块孔,行位的一内侧壁形状与产品倒扣形状相同且两者互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内行位模具进一步包括所述后模镶件与后模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内行位模具进一步包括所述拔块孔为斜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其有益效果是:在行位拔块的作用下带动行位水平横向移动,当行位向产品中心方向移动时,产品倒扣就顺利脱离,也就顺利了避免了产品脱模死角,将产品内侧有倒扣且产品底部在倒扣脱模方向避空位不足时的模具脱模也转化成前后模方向的脱模方式;该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为脱模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模板,2、后模板,3、前模仁,4、后模仁,5、螺杆,6、行位拔块,7、后模镶件,8、行位,9、拔块孔,10、产品,11、产品脱模死角,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内行位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所述前模板1上固定设有前模仁3、螺杆5、固定在螺杆5一端的行位拔块6,后模板2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前模仁3互相配合的后模仁4,所述后模仁4上固定设有后模镶件7、可在后模仁4与后模板2上水平横向移动的行位8,所述行位8上设有与所述行位拔块6配合的拔块孔9,行位8的一内侧壁形状与产品10倒扣形状相同且两者互相配合;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为脱模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后模镶件7与后模仁4之间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连接,可以拆卸镶件,节约了维修和安装的成本。
所述拔块孔9为斜孔,行位拔块6在斜孔内运动为行位8移动提供动力。在行位拔块6的作用下带动行位8水平横向移动,在该装置中行位拔块9为行位的运动提供动力,而行位6是使产品10脱离倒扣的主体部件。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才能解决倒扣脱模和避免出现死角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该内行位模具完成填充后,前、后模未打开时的状态,产品10倒扣部分与行位8一内侧壁完全贴合,行位拔块6与拔块孔9配合连接。
如图2所示,该状态为前、后模分离的状态,此时,行位8在行位拨块6的作用下向产品10中心方向移动,可顺利脱离产品10倒扣部分,整个产品10被顶出后完成整个制造过程。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制打孔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