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6829.2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名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佰耐钢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2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结构 热处理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的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钢带在热处理中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节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余热利用能够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钢带的余热是指钢带在完成淬火回火后剩余的热量,一般钢带在热处理时经淬火回火后,它的温度仍在400度以上,带有大量的余热,每吨钢带的余热大约有51KWh以上,占到钢带加热总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钢带回火后一般都让其自然冷却,把余热散发到空气中,这不但造成大量能量浪费,而且还会恶化工厂的生产环境。以一年热处理20000吨钢带的工厂为例,每年就要浪费102万KWh以上的电能。
钢带的余热利用方式可以有多种,其最方便的是通过热传导把余热用来预热热处理的钢带。根据热传导的理论,二个物体间要产生热传递,则它们间必须有温度差。二条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相互接触的钢带,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则高温的钢带最多只能把自己一半的热量传给低温钢带;若他们是互相逆向运行的,则它们间处处有温度差,故只要二条钢带足够长,高温的钢带就几乎可把自己的全部热量传给低温钢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能够最好地利用余热来预热钢带,减小钢带的加热能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热处理线和第二热处理线,所述第一热处理线包括第一发卷轮、第一收卷轮、设在第一发卷轮与第一收卷轮之间的第一钢带,所述第一发卷轮与第一收卷轮之间依次设有与第一钢带对应的第一加热炉、第一淬火装置、第一回火炉;所述第二热处理线包括第二发卷轮、第二收卷轮、设在第二发卷轮与第二收卷轮之间的第二钢带,所述第二发卷轮与第二收卷轮之间依次设有与第二钢带对应的第二加热炉、第二淬火装置、第二回火炉;所述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逆向运行,所述第一收卷轮与第一回火炉之间、所述第二发卷轮与第二加热炉之间设有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均对应的第一余热回收炉;所述第一加热炉与第一发卷轮之间、所述第二回火炉与第二收卷轮之间设有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均对应的第二余热回收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炉内位于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设有第一导热带。通过第一导热带导热,结构简单,导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热带采用紫铜带或铝带或不锈钢带或膨胀石墨带。厚度为0.5mm到1mm,导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炉内位于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带。通过第二导热带导热,结构简单,导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热带采用紫铜带或铝带或不锈钢带或膨胀石墨带。厚度为0.5mm到1mm,导热效果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钢带热处理余热回收装置,其第一钢带和第二钢带相互逆向运行,这就能使热钢带与冷钢带间始终存有温度差,热钢带就能源源不断地把热量传给冷钢带,使冷钢带得到预热,能使热处理的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能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佰耐钢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佰耐钢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式膜回收炼厂干气中低浓度氢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进行膀胱穿刺的导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