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下降不到位的双缸异步液压随动举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7328.6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琳;赵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3 | 分类号: | B62D33/0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地址: | 202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降 到位 异步 液压 随动举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室的液压举升装置,特别是一种双缸带随动的汽车驾驶室液压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平头卡车的发动机一般设置于驾驶室下面,发动机的维修保养需要将驾驶室举起,所用举升装置是包括双缸随动式液压缸,手动液压泵及管路等构成,其中左右油缸下腔都是扩口结构,即油缸下腔缸径略大于油缸上腔缸径,所谓活塞的随动段就是指左右油缸下腔。由于制造误差、驾驶室刚性不足、驾驶室右边偏重等原因,不能保证左右油缸活塞在下降过程中同时到达扩口随动段起点,通常是左缸活塞先进入随动段。
这种举升装置在驾驶室下降时是这样工作的:手动泵提供压力油给左右油缸上腔,左油缸活塞下降到随动段起始位置而右油缸活塞还没有进入随动段,这时左油缸上下腔连通,压力油沿左下腔出油管到达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经过第一单向阀进入右油缸下腔,第二单向阀阻止压力油直接进入下降回油管,右油缸在上下腔压力油挤压下,右下腔压力增高,设于右油缸下腔出油管路径上的液压单向阀受到足够压力打开,压力油进入下降回油管进入油箱,右缸活塞在驾驶室自重压力下也进入油缸下腔,这样左右油缸活塞分先后到达随动段(油缸下腔),完成驾驶室落到位功能。
但是第二单向阀经常失效,例如密封不严,泄露等情况,第二单向阀就起不到阻断作用,压力油就会不进入右油缸下腔,直接进入下降回油管进入油箱,而液压单向阀受到的压力达不到压力值而不能打开,右油缸下腔液压油流不出来,从而右缸活塞不能进入随动段(油缸下腔),造成驾驶室无法落到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即能保持液压缸的随动、举升功能,又能有效防止汽车驾驶室下降不到位的双缸异步液压随动举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下降不到位的双缸异步随动举升装置,包括左、右油缸10、20;所述右油缸20包括右上腔21和右下腔22,所述右下腔22缸内径大于所述右上腔21缸内径;所述左油缸10包括左上腔11和左下腔12;所述左下腔12缸内径与所述左上腔11相同。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之一是:还包括下降进油管2,并联连通所述左上腔11和所述右上腔21。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右下腔22设有右下腔出油管4和右下腔进油管5,所述右下腔出油管4路径设有液控单向阀23,所述右下腔进油管5路径设有第一单向阀24。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左下腔11设有左下腔油管3,所述左下腔油管3路径上并联连通右下腔进油管5和连接油管6,所述连接油管6路径设有第二单向阀3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第一:由于左油缸上、下腔缸内径相同,所以左油缸上、下腔不能连通,即便第二单向阀失效,压力油也不会直接返回油箱,这样保证右油缸上腔压力不会减小,只有右油缸的活塞在下降到右下腔即随动段后,左右油缸的上腔和右下腔才能连通,压力油必须通过液控单向阀回到油箱,这样就保证了右油缸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下降到位,防止了下降不到位故障的发生;
第二:由于右油缸下腔缸内径略大于上腔缸内径,保留了随动段,所以装置整体仍然保持有随动功能;
第三:本装置双缸反向加压,活塞反向运动,仍然保持举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下降回油管; 2.下降进油管;
3.左下腔油管; 4.右下腔出油管;
5.右下腔进油管; 6.连接油管;
10.左油缸; 11.左上腔;
12.左下腔; 20.右油缸;
21.右上腔; 22.右下腔;
23.液控单向阀; 24.第一单向阀;
30.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7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车筐
- 下一篇:汽车前保险杠机罩牵引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