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7387.3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合伟;李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泽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2 | 分类号: | A01G7/02;A01G9/1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2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温室 大棚 中的 二氧化碳 发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尤其是适用于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时用于补充二氧化碳。
二、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在生长时必须的原料,因此用于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设备,在现有的用于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都以碳酸氢铵为原料产生二氧化碳的方式主要为酸分解法及热分解法;酸分解法产生的气体纯度高,但施用复杂,成本高,而且反应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易大规模推广,热分解法通过直接加热碳酸氢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吸除后,再将二氧化碳向作物释放,具有施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热分解法被广泛的应用,但在现有使用热分解法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在加热时需要把碳酸氢铵与水混合后再加热,由于使用了水作为加热介质,影响了碳酸氢铵的直接分解,同时产生的氨气被吸收效果也不好。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熬煮装置,因此使碳酸氢铵分解效果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壳体、容器和排出口,壳体设置有上腔体和下腔体,壳体的上腔体设置为高压密封腔,在上腔体中设置有容器,在上腔体上设置有出气孔,在壳体的上腔体中设置有电加热器,在壳体的下腔体的上端设置有排出口,在壳体的下腔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和进出水口,下腔体的进气口设置为与上腔体的出气孔连通。
把碳酸氢铵直接放到容器中,在下腔体中注入水,使电加热器对容器进行加热,使容器中的碳酸氢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下腔体中被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排出口排出,由于设计了容器,直接对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不需要使用了水作为加热介质,因此使碳酸氢铵分解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密封盖、进水仓和三通阀,在上腔体的口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设置有出气孔,在壳体的下腔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和三通阀,三通阀的一端设置为与进水仓连通,下腔体的进气口设置为与密封盖 的出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电控器,在容器的下侧设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设置为与电控器连接,电控器设置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筛板,在壳体的下腔体中设置有筛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筛板的网孔直径设置为2-4mm。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隔板I和隔板II,在壳体的下腔体中设置有隔板I和隔板II,隔板I和隔板II设置在筛板的下侧,隔板I和隔板II分别设置为相对间隔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隔板I和隔板II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设计了容器,直接对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不需要使用了水作为加热介质,因此使碳酸氢铵分解效果更好。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壳体1、密封盖2、容器3、电控器4、筛板5、隔板I 6、隔板II 7、进水仓8、三通阀9和排出口10,壳体1设置有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在上腔体11中容器3,在上腔体11的口端设置有密封盖2,密封盖2设置有出气孔,在容器3的下侧设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设置为与电控器4连接,电控器4设置在壳体1上,在壳体1的下腔体12的上端设置有排出口10,在壳体1的下腔体12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和三通阀9,三通阀9的一端设置为与进水仓8连通,下腔体12的进气口设置为与密封盖2的出气孔连通,在壳体1的下腔体12中设置有筛板5、隔板I 6和隔板II 7,隔板I 6和隔板II 7设置在筛板5的下侧,隔板I 6和隔板II 7分别设置为相对间隔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筛板5的网孔直径设置为2mm。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I 6和隔板II 7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
把碳酸氢铵直接放到容器3中,通过进水仓8,在下腔体12中注入水,通过电控器4,使电加热器对容器3进行加热,使容器3中的碳酸氢铵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通过筛板5、隔板I 6和隔板II 7的作用,在下腔体12中被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排出口10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筛板5的网孔直径设置为4mm,隔板I 6和隔板II 7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筛板5的网孔直径设置为3mm,隔板I 6和隔板II 7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泽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泽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7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深水油气水混输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