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化管真空抽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8034.5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任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8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化 真空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抽吸装置,具体涉及主要用于化工装置热辐射型转化管真空抽吸物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抽同样比重的物体,使用真空泵、分离器笨重,内衬钢波纹管笨重,移动困难。在被抽物装满分离器后,必须停用真空泵,这样频繁起停,对设备的冲击较大;同时只能一个管一个管地抽物体,效率较低;分离器前端进入容器内管道部分采用金属波纹管法兰连接,拆装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转化管真空抽吸装置装置分离器效率低下的问题;避免真空泵的频繁起动;实现多个管同时抽物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转化管真空抽吸装置,包括分离器、真空泵和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分离器、真空泵和除尘器通过金属软管依次相连,分离器前端设有入口管,入口管为球阀前管道,分离器前端设有入口管采用PVC钢丝螺旋增强软管;入口管与分离器切向连通;分离器筒体上部设置球阀;分离器筒体的底部为卸料仓,卸料仓上连通有A阀。所述分离器的入口管为并列的四根。
本实用新型分离器的入口管为切向进入,可以提高分离效果,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卸料仓上连通有A阀,可避免真空泵的频繁起动;采用PVC钢丝螺旋增强软管连接,实行柔性管道的快装,保证密封性能。具有使用轻便、快捷、省时省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转化管真空抽吸装置,包括分离器1、真空泵2和除尘器3;分离器1、真空泵2和除尘器3通过金属软管8依次相连,分离器1前端设有入口管4,入口管4为球阀前管道(人工操作部分)采用PVC钢丝螺旋增强软管;分离器的入口管为并列的四根,入口管4与分离器1切向连通;在分离器1的筒体内上部设置筛板;分离器1筒体上筛板的下方设置球阀5,一是判断物体堆积高度,二是用于真空度的调节;分离器1筒体的底部为卸料仓6,卸料仓6上连通有A阀7,当要卸料时通过开A阀7来破真空,避免真空泵的频繁起动。分离器的底部高度大于除尘器的入口高度。
其中,进入炉管的部分与催化剂接触的部分选用了硬质塑料管φ63.5*3.5,主要考虑工作环境温度不高,在60℃以下,又不能损伤炉管,价格又便易。与分支阀门相连的部分选用了PVC钢丝螺旋增强软管(内径φ64,外径φ74±0.2 L=25m),这种管道轻便,承受的真空较高。为了便于调节,选择了球阀2 150#,这种阀门阻力小,开关方便。为了便于软管的拆装和密封性,选择了快装接头2,材质为铝合金。
根据承受真空的要求,选择主管道φ108*4,材质为20#,支管选择φ63.5*3.5,材质为20#。为了减少阻力,选择了R=4DN100的弯管。
分离器的设计。整个容器是按外压容器进行设计。容纳催化剂的量大约在1.1m3,入口管选用了切向进入,在容器上设置了筛板,其孔径尺寸是根据不要让催化剂穿过,其数量根据流道面积来确定。为了防止催化剂在容器内堆得过高,在分离器筒体上设置了球阀5来观察判断,这个阀同时还可以起到破真空的作用,便于真空度的调节。根据催化剂的毒性小、腐蚀小等特点,选择了Q235B。
除尘器的设计。其主要作用是除尘,为了达到除尘效果,采用了水洗的方法。为了防止水位过高,对泵的出口端阻力过大,在筒体上设置了液位视镜。根据催化剂的毒性小、腐蚀小等特点,选择了Q235B。
真空泵的选择。真空泵在这个装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确定至关重要。根据原设计的流量815 m3/h和真空度190mmHg,选择其泵对应的电机功率为40KW。根据一化75KW的使用情况来看,选用40KW的泵电机是不可达到将抽到12m高处。为此,进行了多方查阅资料,将目标锁定在了98KW的真空泵110KW的电机上。故选择了水环式真空泵2FE1 303-0NY4。
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现有装置抽的速率的4倍。需要人员少,而且只需要两三名操作工即可,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除尘器人除尘效果好,粉尘少,环境污染小,可以避免真空泵频繁起动,对装置的电压稳定有相当的好处。
本装置在二化装置一段炉转化管试用过,从试用情况来看,一桶0.3m3催化剂只需1分钟就可抽完,速度大概在2m/s。效率相当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杆
- 下一篇:顶置中冷器的引擎盖进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