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煎液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8426.1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张琰;张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A61J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兖***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煎液过滤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对中药煎煮取液过程中,常采用药罐对各种中药进行煎煮,等中药煎煮好以后,倒出药液,留下残渣,人们在倒出药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中药渣也倒出来,而中药渣还要回收再次煎煮取液,有时候人们用纱布绷住药罐口过滤煎煮的中药,然后再用双手挤捏滚烫的药渣,该方法容易烫伤手,而且也会影响到药液的卫生和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很方便地将中药渣和中药液分离开的,且安全性高的中药煎液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中药煎液过滤器,包括筒体和与之相匹配的顶盖,在筒体内壁上有支架,支架上方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由滤网框架和固定连接在其下方的滤网组成。
滤网框架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的筒体的侧壁上与手柄等高的位置处有开口,手柄位于开口上方。
顶盖上有通孔,过滤药液时,气体可以由通孔散发出来。
筒体由透明材质制成,筒体外壁有刻度线,以便人们随时观察到药液量。
筒体外壁有至少一个把手,以防人们在倒药液时会烫手。
筒体上部有出药嘴,药液通过该出药嘴倒出,可以避免药液沾污在筒体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上述有过滤装置的中药煎液过滤器,可以很方便的将中药煎液和中药渣分离开,提高了滤取药液的效率,节省了操作时间,而且在倒药液的过程中,不会烫伤手,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液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液过滤器顶盖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出药嘴,3-滤网框架,4-滤网,5-筒体,6-手柄,7-支架,8-通孔,9-把手,10-开口,11-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药煎液过滤器,包括筒体5和与之相匹配的顶盖1,在筒体5内壁上有支架7,支架7上方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由滤网框架3和固定连接在其下方的滤网4组成。
滤网框架3固定连接有手柄6,所述的筒体5的侧壁上与手柄6等高的位置处有开口10,手柄6位于开口10上方。
顶盖1上有通孔8,过滤药液时,气体可以由通孔8散发出来。
筒体5由耐高温的玻璃制成,筒体5外壁有刻度线11,刻度线11上标有容量50ml、100ml、200ml字样的刻度,以便人们随时观察到筒体内的药液量。
筒体外壁有至少一个把手9,以防人们在倒药时会烫手。
筒体上部有出药嘴2,药液通过该出药嘴2倒出,可以避免药液沾污在筒体外壁上。
使用时,打开顶盖1,将中药煎液倒入到过滤装置中,待中药煎液滤到筒体5底部,不再有滤液流出时,手持手柄6,取出过滤装置,将滤网4中的中药残渣倒回药罐中,再将筒体5中的中药煎液沿着出药嘴2倒入到盛药的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未经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加压连续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搅拌刮泥独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