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盆骨折治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8801.2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杰;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盆 骨折 治疗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盆骨折治疗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骨盆骨折治疗机构,主要用于治疗骨盆多个部位骨折和脱位。目前,临床上治疗骶髂关节分离时,常规都是用骶骨栓或空心钉治疗,它存在有如下不足:1、此类产品不是解剖型设计,手术当中需要根据骨折部位进行折弯,给手术操作造成很大难度,延长手术时间,术后效果不理想;2、对板的过度折弯,给板强度造成很大影响3、骶骼关节固定机构的锁接棒直接锁接在骶骼,易变形,分离,固定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盆骨折治疗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骨盆骨折治疗机构所存在的易变形、分离、固定效果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盆骨折治疗机构,它包括骶髂关节固定机构(100),所述骶髂关节固定机构(100)包括二骶髂关节板(110)和一锁接棒(120),所述骶髂关节板(110)上设通孔(111)和螺接孔(112),所述锁接棒(120)二端均设螺接段,所述二骶髂关节板(110)的螺接孔(112)分别螺接连接锁接棒(120)的螺接段。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关节板(110)上设多个通孔(111),而且,所述关节板(110)左右二侧的对应相邻通孔(111)之间的部分都设凹弧缺口(113)。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耻骨联合板,所述耻骨联合板包括一适配骨盆耻骨的板体(200),所述板体(200)上设沿长度方向间隔并排的多个连接孔(2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耻骨联合板的板体(200)左右二侧的对应相邻连接孔(210)之间的部分都设凹弧缺口(22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前柱板(300),所述前柱板(300)上设沿长度方向间隔并排的多个连接孔(3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前柱板(300)左右二侧的对应相邻连接孔(310)之间的部分都设凹弧缺口(32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后柱板(400),所述后柱板(400)包括二板条(410)和二固接在二板条(410)之间的固接条(420),所述二板条(410)设沿长度方向间隔并排的多个连接孔(41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板条(410)左右二侧的对应相邻连接孔(411)之间的部分都设凹弧缺口(412)。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锁接棒(120)之二端面都凹设非圆形凹槽(121)。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骶髂关节板和锁接棒螺纹连接配合,锁接在骶髂,通过旋转棒对骨折端进行加压,则不会变形,分离、固定效果好;
2、设圆弧缺口,方便术中折弯;
3、后柱板为“H”型设计,扩大治疗范围,方便折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骶髂关节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骶髂关节板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骶髂关节板投影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锁接棒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耻骨联合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耻骨联合板的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耻骨联合板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前柱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前柱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后柱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后柱板的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1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后柱板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12,一种骨盆骨折治疗机构,它包括骶髂关节固定机构100、耻骨联合板、前柱板300和后柱板400。
请查阅图1至图4,所述骶髂关节固定机构100,它包括二骶髂关节板110和一锁接棒120。所述骶髂关节板110上设通孔111和螺接孔112,所述关节板110上设多个通孔111,而且,所述关节板110左右二侧的对应相邻通孔111之间的部分都设凹弧缺口113。所述锁接棒120二端均设螺接段。所述锁接棒120之二端面都凹设非圆形凹槽121。所述二骶髂关节板110的螺接孔112分别螺接连接锁接棒120的螺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