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的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8973.X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浏阳市鑫利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地址: | 41031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合金 综合利用 项目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的用钨量大约占钨的消费总量40-50%.废合金的数量一般占产量的30%左右,这些废合金是再生钨的重要资源。如机械、采矿行业中废弃的轧辊、合金钻头中就含有丰富的钴、钨等稀有金属,可再生利用,变废为宝。电化学选择性溶解法是回收废旧硬质合金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在酸性介质中,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将废硬质合金作为阳极,通过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将废硬质合金中作为碳化钨粘结剂的钴、镍等金属选择性地溶解出来,所得镍、钴溶液用于镍钴的回收,所得碳化钨碎片经粉碎研磨后可用于硬质合金的生产。
但是,上述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含氨重金属酸性废水,存在pH、NH3-N、Cu、Ni、CODcr等因子超标。通常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都很难满足要求,如间歇式加投石灰三级沉淀法工艺,对项目废水无明显的处理效果;化学凝聚法虽然能实现重金属达标排放,但单纯依靠化学凝聚法只能将氨氮含量降低到约600mg/L的水平,无法实现氨氮达标;化学氧化法的运行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的废水处理系统,能确保本项目重金属和氨氮的排放水平达标,同时运行成本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产废水出口和生活废水出口及输送泵,所述生产废水出口通过调节池连接一元化处理设备进口;一元化 处理设备出口连接两个并列运行的间歇式曝气池进口,以便于交替运行;两个间歇式曝气池的出口连接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进口;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出口连接对外排污口;生活废水出口通过化粪池连接所述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进口。
所述一元化处理设备集化学反应、沉淀、过滤为一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电泳磷化废水等治理工程中,具有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废水处理达标的可靠保证。如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元化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剂采用复合亚铁,如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复合亚铁无机盐混凝剂,可以有效克服氨对重金属的络合性,保证废水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采用鼓风曝气法处理含氨废水,其曝气强度约为200m3/m2·h,停留时间为1h。满足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其运行成本最低。生活废水通过化粪池去除动植物油和悬浮物,并大幅降低有机物含量,再与生产废水混合在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采用生物间歇式好氧法处理,可将NH4-N降至小于15mg/L的水平,能实现生活废水中COD污染指标和生产废水中氨氮污染指标的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确保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同时运行费用较低。兼顾了社会环保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废旧合金的回收综合利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组成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废旧合金综合利用项目 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产废水出口1和生活废水出口8及输送泵10,所述生产废水出口1通过调节池2连接一元化处理设备3的进口;输送泵10安装在调节池2和一元化处理设备3之间。一元化处理设备3的出口连接两个并列运行的第一间歇式曝气池4和第二间歇式曝气池5的进口,第一间歇式曝气池4和第二间歇式曝气池5交替运行;第一间歇式曝气池4和第二间歇式曝气池5的出口连接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6的进口;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6的出口连接对外排污口7;生活废水出口8通过化粪9池连接所述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池6的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浏阳市鑫利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浏阳市鑫利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