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9031.3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峰;杜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雕花 金属 筷子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机,尤其是一种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银、铜等是一种贵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使用价值,尤其是银、铜等贵金属又因其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所以,自古以来银质、铜质餐具一直是高档、富贵、有品位的象征,这当中银质、铜质筷子是较为典型的一种。但现有的这类金属筷子均为实心筷子,不仅耗费贵重的金属材料,而且重量大,使用不方便。另外,现有的银质、铜质筷子虽然表面都雕刻有简单的装饰性图案、文字等,但其整体造型过于简单,筷子表面有焊缝,且在其制造过程中,常会对表面的花纹造成损坏,使银、铜筷子达不到更高、更完美的使用和观赏价值,且人工雕刻费时费力,质量难于保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以在节约贵重金属材料用量、减轻筷子重量的同时,一次性自动完成空心且表面带图案的金属筷子,使筷子具有更高的使用、收藏和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这样一种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部设有其中部带芯轴的纵向移动件,支架下部设有其内端带模板的横向移动件,模板上端设有带通孔的上座,模板下端设有带凹槽的下座,且上座和下座通过支杆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纵向移动件为一水平移动杆,水平移动杆中部下方设有垂直向下的芯轴,上方与动力缸活塞杆相连,水平移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套套接在支架上的纵向滑杆上,以便在动力缸带动下,使水平移动杆及其上的芯轴沿滑杆上、下移动。
所述芯轴为耐高温的石英棒,以便插入金属注件中而使其形成空心铸件。
所述横向移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杆,连杆的内端与模板相连,外端固定在支架上,铰接端与垂直向下的顶、拉杆相连,顶、拉杆下端与动力件相连,模板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滑套,滑套套接在固定上、下座的支杆上,以便在动力件带动下,通过顶、拉杆和顶升或下拉,使连杆带动模板沿支杆水平移动,从而关闭模板完成筷子的浇铸成型,打开模板取出筷子。
所述模板包括金属外板,设于金属外板内侧的耐火保温板,设于耐火保温板内侧的其内壁面设图案的耐高温板。
所述模板至少设为断面呈半圆形的两块,且每一块均与横向移动件相连,以便合拢后形成圆形模腔,以浇铸圆柱形金属筷子。
所述模板设为上部断面呈平面、下部断面呈圆弧面的四块,且每一块均与横向移动件相连,以便合拢后形成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圆形的模腔,以浇铸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圆柱形的金属筷子。
所述模板设为上部断面呈平面、下部断面呈圆弧面的三块,且每一块均与横向移动件相连,以便合拢后形成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圆形模腔,以浇铸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圆柱形的金属筷子。
所述下座的凹槽内设有内凹的圆形耐火保温层,以便浇铸出圆形筷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不同的模腔中浇铸出其表面带图案的金属筷子,再通过芯轴的插入形成空心金属筷,而且一次成型,所需图案只需通过更换模板内侧的其内壁面设图案的耐高温板即可获得,所需形状只需通过更换不同的模板即可获得,因此,仅用一台设备即可制作出不同形状、不同图案的空心筷子,即轻便灵活,又美观实用。实为一理想的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雕花金属筷子制造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部设有其中部带芯轴4的纵向移动件3,支架1下部设有其内端带模板10的横向移动件11,模板10上端设有带通孔的上座7,模板10下端设有带凹槽14的下座17,且上座7和下座17分别通过支杆9、13固定在支架1上。其中:
所述纵向移动件3为一水平移动杆,水平移动杆3中部下方设有垂直向下的芯轴4,上方通过连接件与动力缸活塞杆6相连,水平移动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套2套接在支架1上的纵向滑杆5上,以便在动力缸带动下,通过活塞杆6使水平移动杆3及其上的芯轴4沿滑杆5上、下移动。所述芯轴4为耐高温的石英棒,以便插入金属注件中而使其形成空心铸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9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铜粉的抗氧化方法
- 下一篇:连铸生产中的粘结报警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