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9291.0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川;余云;孟振海;曹红键;提宝山;赵东坡;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0 | 分类号: | B60H1/20;B60H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排气 余热 供暖 装置 | ||
1.一种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与客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串联使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中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8)上的热交换器(2),此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介质入口通过管道(7)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交换介质出口(1)相连,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介质出口通过管道(7)依次与客车的前暖风机(4)、客车的后暖风机(5)、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交换介质入口(6)串接,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套接在发动机排气管(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直径较发动机排气管(8)的直径大1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介质出、入口呈对角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腔内壁设置环形肋片(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上设置放水开关(2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外侧设置隔热层(2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2)和所述前暖风机(4)之间的管道(7)上设置一循环泵(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92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盘车架与副车架连接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