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削刀夹自动换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9677.1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武;杨志勇;沈红忠;杜宏棋;张莉军;高大伟;杨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削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削刀夹自动换刀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装备制造业、舰船、军工、工程机械、电力等领域对各规格立式车削加工中心需求逐渐增多,其中车削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方式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现有车削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机构主要有机械手换刀和滑枕自取换刀两种。在机械手自动换刀的机构设计中,刀夹与滑枕之间的配合大都采用燕尾槽的型式,该机构中的燕尾槽部分不仅在使用及加工通用程度很差,而且加工精度也不易保证。同时,机械手自动换刀机构在使用时其故障率也相对较高。滑枕自取换刀结构目前多采用“卡罐”或“非标短圆锥形式”,虽然这种换刀结构在使用中的故障率较机械手自动换刀机构有所降低,但是也存在着在使用及加工中通用程度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削刀夹自动换刀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解决立式车削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的通用化程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刀架滑枕、标准拉刀机构、标准锥柄、定位抗扭矩键、刀夹体构成,标准锥柄的接口与刀夹体通过螺钉把合连接,在标准锥柄的接口与刀夹体之间装有定位抗扭矩键,标准锥柄和标准拉刀机构通过止口与刀架滑枕连接固定。所述的标准锥柄在BT50、BT60、ISO50、ISO60型号中选择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设计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锥柄和标准拉刀机构,使车削刀夹自动换刀通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精度低、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标号:
1、刀架滑枕 2、标准拉刀机构 3、标准锥柄
4、定位抗扭矩键 5、刀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刀架滑枕1、标准拉刀机构2、标准锥柄3、定位抗扭矩键4、刀夹体5构成,标准锥柄3的接口与刀夹体5通过螺钉把合连接,所述的标准锥柄3型号为BT50,在标准锥柄3的接口与刀夹体5之间装有定位抗扭矩键4,标准锥柄3和标准拉刀机构2通过止口与刀架滑枕1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9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高速主轴的卸刀气缸
- 下一篇:一种自动换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