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0103.6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庆;马亚萍;申金超;侯文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伊思特有色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30 | 分类号: | C10J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以煤炭、空气、水蒸汽为原料生产煤气的先进能源转换设备。现有的煤气发生炉的加煤口设在炉体的顶部,块煤被送入炉内,自上而下地缓缓移动,经过干燥、干馏、气化,完成全部反应过程之后,形成炉渣从炉底排出,由空气和水蒸汽所组成的气化剂,从炉底的炉篦进入炉内,自下而上地逆流,并且均匀分布于各反应层之间,进行热交换和一系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煤气,从上部煤气出口排出。向炉体内加煤一般是人工作业,这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尤其对于大中型的煤气发生炉,这种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弊端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煤气发生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加煤口,炉体底部设有掏渣口,炉体内下部设有炉蓖,炉体侧部设有位于炉蓖下方的进风口、蒸汽进管和位于炉蓖上方的煤气出管,进风口和蒸汽进管设在炉蓖下方,所述炉体上设有通过加煤口向炉体内加煤的加煤装置。
所述加煤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顶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倾斜设置的轨道、轨道上端设置的支杆、支杆上设置的定滑轮、轨道上设置的平台、平台上设置的电动滚筒和沿轨道上下移动的加煤升降车,电动滚筒通过一根缠绕过定滑轮的绳索与加煤升降车连接。
所述轨道中部通过加强杆与炉体固定连接,轨道下部设有支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炉体上设置加煤装置,加煤装置可以通过炉体顶部的加煤口向炉体内加煤,从而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当炉体内需要加煤时,开启电动滚筒通过缠绕过定滑轮的绳索向带动加煤升降车沿轨道上行,当加煤升降车上行到加煤口上方时,加煤口开启,然后加煤升降车底部的放料门打开,煤炭自动落到炉体内,达到自动加煤的功能;加强杆和支柱起到支撑轨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在现有煤气发生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有自动加煤的功能,从而充分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煤气发生炉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1,炉体1顶部设有加煤口2,炉体1底部设有掏渣口3,炉体1内下部设有炉蓖4,炉体1侧部设有位于炉蓖4下方的进风口5、蒸汽进管6和位于炉蓖4上方的煤气出管7,进风口5和蒸汽进管6设在炉蓖4下方,炉体1上设有通过加煤口2向炉体1内加煤的加煤装置。加煤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1顶部的支撑架8、支撑架8上倾斜设置的轨道9、轨道9上端设置的支杆10、支杆10上设置的定滑轮11、轨道9上设置的平台12、平台12上设置的电动滚筒13和沿轨道9上下移动的加煤升降车14,电动滚筒13通过一根缠绕过定滑轮11的绳索15与加煤升降车14连接。轨道9中部通过加强杆17与炉体1固定连接,轨道9下部设有支柱16。进风口5外可以设置鼓风机向炉体1内吹风。
当炉体1内需要加煤时,开启电动滚筒13通过缠绕过定滑轮11的绳索15向带动加煤升降车14沿轨道9上行,当加煤升降车14上行到加煤口2上方时,加煤口2开启,然后加煤升降车14底部的放料门打开,煤炭通过加煤口2自动落到炉体1内,实现自动加煤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伊思特有色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伊思特有色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净煤发电的辐射废热锅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炉配风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