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8.5"六刀翼长保径胎体PDC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0147.9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洪;张勇;林金成;王振峰;黄凯文;张红生;张超;陈俊勇;刘杰;李旭东;杨英详;温伟明;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54;E21B10/6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10001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8.5 翼长 保径胎体 pdc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8.5″六刀翼长保径胎体PDC钻头。
背景技术
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部分地层(下第三系流沙港组、长流组地层)对钻头的磨损大,严重影响了勘探开发速度。现有技术的PDC钻头,刀翼的分布角度以及刀翼上齿的分布与设置并不适合此地层,工作性能差,PDC复合片容易产生碎裂和过度磨损的现象,导致钻头先期损坏,而且机械钻速较低,影响钻井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难钻地层岩性特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实用新型PDC钻头,克服现有钻头刀翼的分布角度以及刀翼上齿的分布与设置不合理的不足,配合钻井参数和泥浆体系等方面的改进,提高钻进速度,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钻头体、长刀翼、短刀翼、喷嘴、主切削齿、后排齿、6″加长全螺旋保径组成,外径尺寸为8.5″。在钻头体上设有3个长刀翼和3个短刀翼,在长刀翼上各安装有7个主切削齿和4个后排齿,在短刀翼上各安装有4个主切削齿和4个后排齿,在长刀翼和短刀翼的前端均安装有喷嘴,刀翼采用6″加长全螺旋保径,环绕钻头体冠部中心分布,其分布角度分别为0°、60°、125°、180°、235°、295°;主切削齿为直径16mm齿,后排齿为直径13mm齿,按与钻头体中心距离由近到远排列,齿的后倾角从15°开始以0.3°阶梯递增至24.9°;33个主切削齿直径为16mm,在刀翼上的分布数目依次为7、4、7、4、7、4,24个后排齿,直径为13mm,每刀翼分布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钻头结构的基础上调整了刀翼的分布角度以及刀翼上齿的分布与设置,从而延长了整个钻头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钻井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PDC钻头结构参见图1,包括钻头体1、3个长刀翼2、3个短刀翼3、6个喷嘴4,以及33个主切削齿6,24个后排齿5。刀翼固定在钻头体1上,齿固定安装在刀翼上,喷嘴4安装在刀翼前端。
刀翼环绕钻头体1冠部中心分布,包括3个长刀翼2及3个短刀翼3,采用6″加长全螺旋保径7,环绕钻头体1冠部中心分布,其分布角度分别为0°、60°、125°、180°、235°、295°。
各齿的后倾角为不一,按与钻头体1中心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从15°开始以0.3°间隔阶梯递增至24.9°,主切削齿6为直径16mm齿,后排齿5为直径13mm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挖钻机自拆装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井平台的顶部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