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0380.7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进;金洪廉;李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凝结水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敞开式产汽设备(或装置)所产生的蒸汽的凝结水系统,适于常压或微正压蒸汽凝结水的回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着很多产生蒸汽的设备(或装置),这些设备(或装置)由于是敞开式的,所产生的蒸汽压力低,一般为常压或微正压,无法回收利用,蒸汽都直接放散到大气中,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水蒸气的飘散,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产汽设备(或装置)周围雾汽缭绕,设备及钢结构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极易受到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在寒冷地区冬季又极易结冰,给交通及人员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低压蒸汽凝结水的系统,将回收的凝结水用于设备的补水或用于其它用途,降低运行成本,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产汽设备(或装置)周边区域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由集汽罩、冷却器、凝结水泵和抽气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而成,由集汽罩、冷却器、凝结水泵和抽排气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而成,在产汽设备的上方加盖集汽罩,集汽罩与冷却器通过管道相连,冷却器后接凝结水泵,冷却器上设置排气装置,产汽设备所产生的蒸汽由集气罩收集,并用抽排气装置抽入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集汽罩与产汽设备为封闭式的或开放式的;冷却器是风冷型式的空气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是这样实现的:将产汽设备(或装置)产生的低压蒸汽由集汽罩收集后,由抽排气装置的抽吸作用经管道进入冷却器,在冷却器中冷却,使蒸汽变成凝结水,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入产汽设备(或装置)中作为补充水,或用于其它用途使用,从而减少了新水(补充水)的消耗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产汽设备(或装置)产生的蒸汽由于压力低,无法自行流入到冷却器中,因此利用抽排气装置的抽吸作用将蒸汽吸入到冷却器中进行冷却。
由于一些产汽设备(或装置)或环境等其它因素集汽罩与产汽设备(或装置)之间无法或不允许完全密封,必然会漏入部分空气,在冷却器中将形成不凝结的气体,这时抽排气装置既起抽吸蒸汽的作用,又起排除不凝气体的作用,这部分不凝气体通过抽排气装置排至大气中。
冷却器采用风冷型式的空气冷却器,由集汽罩汇集产汽设备(或装置)产生的低压蒸汽,通过抽排气装置的抽吸作用将蒸汽吸入冷却器内进行冷却,使蒸汽冷凝成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加压后送出,用于产汽设备(或装置)的补充水或供其它用户使用;冷却器内的不凝结气体则通过抽排气装置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可回收常压或微正压的蒸汽凝结水,作为补充水之用,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节省了设备的运行成本,尤其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长远的社会效益更突出。另外,通过本发明的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后,可以改善周围区域的环境,避免周围区域内设备及钢结构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所引起的腐蚀,在寒冷地区可避免结冰,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产汽设备,2为集汽罩,3为冷却器,4为凝结水泵,5为抽排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集汽罩2、空气冷却器3、凝结水泵4和抽排气装置5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在产汽设备1的上方加盖集汽罩2,集汽罩2上设置抽排气装置5,抽排气装置5接冷却器3,冷却器3接凝结水泵4。
本实用新型的集汽罩与产汽设备为封闭式的或开放式的;冷却器是风冷型式的空气冷却器。
产汽设备(或装置)1产生的常压或低压蒸汽由集汽罩2收集,然后通过抽排气装置5的抽吸作用经管道进入冷却器3,在冷却器3中被冷却,使蒸汽变为凝结水,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4送回产汽设备(或装置)1作为补充水,或用于其它用途使用。
根据具体环境及产汽设备的性质不同,集汽罩与产汽设备为封闭式的或开放式的,一些产汽设备(或装置)或环境等其它因素集汽罩与产汽设备(或装置)之间无法或不允许完全密封,必然会漏入部分空气,在空气冷却器3内形成不凝气体,这部分凝气体通过抽排气装置5直接排入到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