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无影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0419.5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路;朱超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斯科电气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1/14;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无影台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室内照明的台灯支架多数不能折叠,部分能折叠的台灯其折叠机构通常能实现底座与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与照明组件支架之间的相互折叠。通常,底座与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与照明组件支架之间的折叠均是沿相同时针的折叠,如均是沿顺时针方向折叠,以使得折叠后,底座与照明组件支架均位于支撑之间的同一面。现有台灯的照明组件均设置在照明组件支架的同一端面,例如下端面、上端面,由于现有照明组件支架与支撑支架之间只能转动不大于90°,且展开后位于固定一个角度,所以,当设置在下端面时,照明组件只能向下照射,当设置在上端面时,照明组件只能向上照射,以致现有折叠式台灯的照明方向单一,不便于可调展开后的实际照明方向需要。
另外,现有折叠台灯,尤其是LED台灯,其照明组件通常将LED灯芯布置在一个小区域内,甚至大多数都只是包括3颗LED,易出现黑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折叠式无影台灯,本台灯照明组件支架与支撑支架之间的转动折叠机构,能根据用户需要展开成不同的角度,使得照明组件的照射方向可自由设置,并且,照明组件(10)上采用多颗LED灯芯组成环形LED阵列,使得照明区域及角度扩大,有效避免了黑影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折叠式无影台灯,包括底座(1)、支撑支架(2)、照明组件支架(3);底座(1)与支撑支架(2)之间通过转动折叠机构一(4)连接,支撑支架(2)以及照明组件支架(3)之间通过转动折叠机构二(5)连接;
照明组件支架(3)设置有照明组件(10),照明组件(10)设置成由多颗LED灯芯组成环形LED阵列;
转动折叠机构一(4)与转动折叠机构二(5)结构相同,均设置有:连接件一(6)、连接件二(7)、连接件三(8)以及连接轴(9),连接轴(9)的中间部分为圆柱(9.1),两端分别延伸出螺柱一(9.2)、螺柱二(9.3);
所述连接件一(6)、连接件二(7)和连接件三(8)均设置有与连接轴(9)的圆柱(9.1)相套合的圆筒,圆筒的筒壁延伸出固定片;连接件一(6)的圆筒套入圆柱(9.1)的中间位置后,两端分别套上垫圈一(10.1)、垫圈二(10.2),然后,连接件二(7)、连接件三(8)的圆筒分别从连接轴(9)的圆柱(9.1)两端套入;而后,圆柱(9.1)两端再套入垫圈三(10.3)、垫圈四(10.4),然后螺柱一(9.2)依次套入弹性锅型垫片(10.5)、紧固螺母(10.6),螺柱二(9.3)依次套入弹性锅型垫片(10.7)、紧固螺母(10.8)以从圆柱(9.1)的轴向方向压紧连接件一(6)、连接件二(7)和连接件三(8)。
上述方案中,由于转动折叠机构一(4)与转动折叠机构二(5)中,连接件一(6)与连接件二(7)、连接件三(8)之间的转动连接是采用圆柱(9.1)与圆筒相套合的方式,相互间通过垫圈、弹性锅型垫片及紧固螺母依次轴向压紧的方式进行固定,而不是直接采用螺纹套接的形式,所以,只要合理拧紧紧固螺母(10.8)、紧固螺母(10.6),不管照明组件(10)安装在照明组件支架(3)的上、下哪个端面,照支架(3)均可相对于支撑支架(2)转动小于180°的各种角度,且转动后不易松动,当照明组件(10)安装在照明组件支架(3)的下端面时,通过将支架(3)相对于支撑支架(2)转动大于90°的角度,可使得照明组件(10)向上照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折叠机构一(4)与转动折叠机构二(5)的连接轴(9)两端的螺柱一(9.2)、螺柱二(9.3)还分别套入装饰片一(10.9)、装饰片二(10.10),使得整个转动折叠机构成封闭形状,不易刮伤使用者,也美化了本台灯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斯科电气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斯科电气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组合式泡沫发生器
- 下一篇:具有车身自动调整功能的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