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伴热三通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0688.1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苏明阳;周荣光;胡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三通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上用于输送流体的需要蒸汽伴热的双层三通管件的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常常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当输送的流体容易结晶或粘度较大时,由于温度逐渐降低,造成管道堵塞,影响生产,处理起来十分不便。因此在输送这类介质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一般的保温做法是在管道外包裹岩棉保温层,靠流体自身携带的热量进行保温。当管道路较长时,输送的流体又易于结晶(如浓度为92%硝酸铵溶液,低于107℃即开始结晶)时,光靠流体自身携带的热量进行保温是不够的,必须对管道进行加热处理,如在物料管道附近增加蒸汽等伴管,以维持流体一定的温度,防止管道堵塞。
按照伴热结构不同可分为伴管、夹套管和电热带三种类型。在输送有防爆要求的介质的物料管道,则应采用伴管或夹套管类型。将直管做成双层夹套形式比较方便,但要把管道上三通管件也做成双层夹套形式就比较困难。所以,在需要对三通管件进行加热处理的场合,都是采用伴管加热形式,即在三通管件上缠绕小管径的铜管,在铜管中通入蒸汽,靠铜管传热给三通进行保温处理。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以下两种缺陷:
1、由于三通管件的外形复杂,缠绕在其外的铜管的匝数不够密集,且难以贴紧,造成传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伴热效果差。
2、由于铜管管径较小,蒸汽及蒸汽的冷凝水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大,不仅升温速度慢,而且大大影响其传热效率。
因此,生产中如何方便快捷将三通管件做成夹套形式,以便进行蒸汽加热保温成了迫切需求。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现成的蒸汽伴热三通销售,如有需求,一般需要订做,周期长且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蒸汽伴热的三通管件加工技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蒸汽伴热三通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三通套管包括三通管、三个法兰,其特征在于:三个法兰盘内圆车制有内螺纹,三通管的三方向管端口车制有对应于法兰盘的外螺纹,管端口外螺纹轴向长度小于法兰盘内螺纹轴向长度;另设置有外三通组合体,组合体由内径大于三通管对应管外径的左套管、右套管、上套管组成,左套管右端口上半圆为45度斜切口,右套管左端口上半圆为45度斜切口,上套管下端为对称的45度斜切口,三套管另一端平端口为向内缩径端口,缩径端口外端面内径大于三通管对应位置管外径,左套管、右套管、上套管分别从三通管左、右、上三个方向套入后在三套管斜切口,左右套管内侧下半圆平切口合拢处实施密封焊接固定,在三套管缩径端口外端面与三通管对应位置实施环周密封焊接固定;在左套管近缩径端口处管壁上、上套管近缩径端口处管壁上分别设置的一个通孔中焊接固定一根通汽管,通汽管另一端口车制有外螺纹;三个法兰盘内螺纹分别与三通管三个管端口内螺纹实施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工方法简单方便,灵活多样。尺寸视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可加工成等径三通、变径三通,也可加工成正轴交角三通,斜轴交角三通。加工成本低,加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通套管分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三通套管包括三通管3、三个法兰,其特征在于:三个法兰盘5内圆车制有内螺纹,三通管3的三方向管端口车制有对应于法兰盘5的外螺纹,管端口外螺纹轴向长度小于法兰盘5内螺纹轴向长度;另设置有外三通组合体,组合体由内径大于三通管3对应管外径的左套管2、右套管6、上套管4组成,左套管2右端口上半圆为45度斜切口,右套管6左端口上半圆为45度斜切口,上套管4下端为对称的45度斜切口,三套管另一端平端口为向内缩径端口,缩径端口外端面内径大于三通管3对应位置管外径,左套管2、右套管6、上套管4分别从三通管3左、右、上三个方向套入后在三套管斜切口、左右套管6内侧下半圆平切口合拢处实施密封焊接固定,在三套管缩径端口外端面与三通管3对应位置实施环周密封焊接固定;在左套管2近缩径端口处管壁上、上套管4近缩径端口处管壁上分别设置的一个通孔中焊接固定一根通汽管1,通汽管1另一端口车制有外螺纹;三个法兰盘5内螺纹分别与三通管3三个管端口内螺纹实施螺纹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真空管阀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锚接口固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