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杂焊件内部缺陷射线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0984.1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石端虎;杨根喜;杨峰;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18 | 分类号: | G01N23/1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内部 缺陷 射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焊件内部缺陷射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钛合金激光焊在航空航天的重要结构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激光焊固有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在焊缝中产生气孔等缺陷。如果连续的气孔分布在结构的关键部位,当航天飞行器高速飞行时,会在载荷的作用下造成结构失效,从而对飞行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因此,对其开展相应的缺陷定位与识别等无损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某复杂焊件为蒙皮框架结构,其接头形式采用双面T型接头即工字型接头,上板为TC4钛合金薄板蒙皮,也称之为翼板;下板为ZTC4铸造钛合金骨架,也称之为腹板。目前对该复杂焊件的检测过程如下:从X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穿透试件后,被图像增强器接受形成一幅含有试件内部状态信息的射线图像,CCD摄像机把图像增强器输出的图像信号传入监视器,经图像卡的A/D转换器将传输来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存入帧存,一路供计算机处理使用,另一路被传入显示器,供观察比较使用。其中存入计算机的图像就可用于后续的缺陷分割与提取。图1为其局部外观图,其正反两面均有激光焊缝,焊缝尺寸小,内部的缺陷尺寸也很小。为获取焊缝内部缺陷的射线检测图像,需将焊件旋转一定的角度,图2为检测时焊件旋转的示意图。其存在的问题是:焊缝边缘与光栅间的间距手动调整难以控制,不利于图像中缺陷的提取与分割,且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杂焊件内部缺陷射线检测装置,以便于调整焊缝边缘与光栅间的平行度,减少无损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检测的效率,为后续的缺陷分割及提取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检测的效率与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杂焊件内部缺陷射线检测装置,它包括控制箱、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在同一端铰接;所述的控制箱电连接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垂直固定在下支架上未与上支架铰接的一端,所述的步进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朝上连接联轴器,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杠,所述的上支架上固定有与所述的丝杠同侧的螺母,所述的丝杠穿过所述的螺母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上支架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定位块。
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的铰接方式为:在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侧装有铰链,两铰链的上部有转轴穿过上支架形成铰接轴,所述的铰链的下部固定在下支架上形成铰支座,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上支架为开口向下的槽形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支架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复杂焊件内部缺陷的自动、快速检测,便于调整焊缝边缘与光栅间的平行度,减少无损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检测的效率,为后续的缺陷分割及提取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检测的效率与一致性;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被测焊件局部外观图。
图2是检测时焊件旋转示意图,箭头表示X射线入射方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步进电动机,3、联轴器,4、上支架,41、螺母,42、定位块,5、丝杠,6、被测焊件,7、铰链,71、转轴,8、下支架,9、旋转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一种复杂焊件内部缺陷射线检测装置,它包括控制箱1、上支架4和下支架8,上支架4和下支架8在同一端铰接;所述的控制箱1电连接步进电动机2,步进电动机2垂直固定在下支架8上未与上支架4铰接的一端,所述的步进电动机2的动力输出轴朝上连接联轴器3,联轴器3最好是万向联轴器,联轴器3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杠5,所述的上支架4上固定有与所述的丝杠5同侧的螺母41,所述的丝杠5穿过所述的螺母41并与螺母41螺纹连接,在上支架4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定位块42,防止被测焊件6滑落。
所述的上支架4和下支架8的一种铰接方式为:在所述的上支架4和下支架8的两侧装有铰链7,铰链7的位置可离端部有一定距离,两铰链的上部有转轴71穿过上支架4形成铰接轴,所述的铰链7的下部固定在下支架8上形成铰支座,上支架4和下支架8之间留有间隙,留下在上下方向旋转的空间。
上支架4和下支架8也可以采取在端部直接用铰接轴铰接,这样上支架4和下支架8之间不需预留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0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悬浮演示装置
- 下一篇:乘用车质心位置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