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带轧机的新型压下螺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1602.7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景良;付艳香;马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24 | 分类号: | B21B3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新型 压下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机械的一种压下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压下螺杆。
背景技术
板带轧机的压下装置是一种轧辊调整装置。主要作用是:调整轧辊位置(调整辊缝),以保证轧件按给定的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
板带轧机的压下装置的用途很广,安装在所有的二辊、三辊、四辊和多辊轧机上。现今板带轧机的压下装置的生产制造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技术,特别是压下装置中的主要零件——压下螺杆,在经过多次技术改进后,已经成功解决了压下螺杆的阻塞问题和压下螺杆的自动旋松问题(主要发生在初轧机上)。
现在生产中压下装置的主要问题是,在使用一段时间(6-8个月)后,压下螺杆螺母的螺纹磨损严重,而且压下装置中的凹形球面铜垫容易碎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大螺距凹形球面止推端压下螺杆的板带轧机的新型压下装置。由压下螺母(1)、压下螺杆(2)、凸形铜垫(3)组成,其特征在于压下螺杆的本体部分带有10mm锯齿形螺纹,压下螺杆头部做成凹形与之配合的凸形铜垫做成凸形。
本实用新型压下螺杆的本体部分带有螺纹,它与压下螺母的内螺纹配合以传递运动和载荷。将老式压下螺杆6mm锯齿形螺纹螺距加大到10mm,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螺纹的强度,解决了压下螺杆螺纹磨损问题。压下螺杆的头部与上轧辊轴承座接触,承受来自辊径的压力和上辊平衡装置的过平衡力。为了防止端 部在旋转时磨损并使上轧辊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压下螺杆的端部一般都做成球面形状,并与球面铜垫接触形成止推轴承。传统的压下螺杆止推端的球面结构多是凸形。这种结构形式在压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来自压下螺杆的推力作用到凹形球面垫上,凹形球面垫承受拉应力,因而铜垫易碎裂。本实用新型的压下螺杆头部做成凹形,这时,压下螺杆的推力作用到凸形球面垫上,凸形球面垫处于压缩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铜垫的强度,增强了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了球面垫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可使压下装置广泛地用于板带轧机,尤其是压下量大压下强度高的初轧机,弥补小螺距螺杆容易磨损和凹形铜垫容易碎裂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凸形端部螺杆时铜垫受力示意与凹形端部螺杆时铜垫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将压下螺杆的螺纹螺距加大到10mm,与之配合的螺母做成同样的内螺纹。压下螺杆端部做成凹形,与之配合的铜垫做成凸形。
设计时标明零件具体尺寸,明确压下螺杆螺纹方向与球面端的关系,凹形端部标明球形半径尺寸及公差。加工时锯齿形螺纹齿形按GB/T13576.1加工,基本尺寸按GB/T13576.3加工,并与螺母试配,螺纹公差按GB/T13576.4。同时,螺杆的凹形球面和铜垫的凸形球面均需达到表面粗糙度Ra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溶解投加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的果蔬自动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