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拉伤的珩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2697.4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温贻芳;钱东东;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瑞赛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伤 磨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珩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油石珩磨工具。
背景技术
珩磨时,铁屑会附着在工件表面,易于造成工件表面的拉伤或刮伤。特别是在立式珩磨机加工中途停机时,更易造成拉伤。
传统珩磨工具一般是镶嵌硬质合金辅助条或者没有辅助支撑条。绝大部分立式珩磨工具都没有辅助支撑条,停机制动时,珩磨条缩回,此时珩磨条与工件表面有一间隙,此时,如无辅助支撑,则珩磨条会刮擦工件表面。部分卧式珩磨工具是采用硬质合金作为辅助支撑,但由于硬质合金的材质太硬,易于划伤。现有的立式或卧式珩磨工具,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件的材质软,更易发生拉伤拉毛的现象。传统的珩磨工具结构很难有效防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防拉伤的珩磨工具,以防止软质工件易被拉伤拉毛,甚至报废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防拉伤的珩磨工具,用于软质材料上加工深孔形结构,其具有中空柱体结构的油石座,所述油石座外侧表面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油石;所述油石座内设有与轴芯一体相连的推杆,所述油石座的内腔设有推杆抵触面,所述推杆上设有对应的锥形面;所述油石座两端均设有沟槽,沟槽上套设有弹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座外侧表面平行于油石座轴向设有两条以上尼龙支撑条。
优选的,所述尼龙支撑条与油石间隔分布。
更优选的,所述每一条尼龙支撑条均与深孔形结构的内壁间具有0.2mm-0.3mm的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工具进行加工,通过增加尼龙支撑条,可以有效防止机床停机时工件在工具上的摩擦,避免切屑对工件的拉伤,提高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有效提高表面光洁度,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珩磨工具的轴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珩磨工具的A-A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珩磨工具,具有中空柱体结构的油石座3,该油石座3外侧表面设有沿轴向分布的油石4;该油石座3内设有与轴芯1一体相连的推杆2,该油石座3的内腔设有推杆抵触面,该推杆2上设有对应的锥形面,通过推杆2的进退动作使推杆抵触面外扩,将油石顶起。另一方面,考虑到珩磨工具的复位顺利,该油石座2两端均设有沟槽,沟槽上套设有弹性圈,使推杆退回后,油石能迅速复位。以上关于珩磨工具的介绍,就本领域的成熟技术,故不再详细展开。但需要重视的是,本实用新型珩磨工具的特点是:在该油石座外侧表面平行于油石座轴向设有两条以上尼龙支撑条5。
该些尼龙支撑条5与油石4间隔分布,且每一条尼龙支撑条5均与所要加工深孔形结构的内壁间具有0.2mm-0.3mm的间隙。并且,该些尼龙支撑条必须保证相应宽度,以确保磨削结束后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出于尼龙材料的致密、耐磨特性,不易镶嵌铁屑,故为了辅助支撑珩磨工具、防止刮伤工件,尼龙支撑条成为该珩磨工具的首选辅助支撑条。
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工具进行加工,通过增加尼龙支撑条,可以有效防止机床停机时工件在工具上的摩擦,避免切屑对工件的拉伤,提高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有效提高表面光洁度,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且辅助支撑条在磨损后,可直接更换,更换操作容易,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瑞赛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瑞赛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