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2749.8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亮;谢士兵;程洪顺;李廷忠;徐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3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当前情况,各大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一是采用单一混凝剂混凝工艺;二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凝剂在同一化学品添加点(一般为反应池前管道或水渠)添加工艺。采用单纯加入混凝剂A工艺对污水除色效果差;靠提高其用量除色成本上升太快,并且反应池运行负荷过高达不到工艺设计要求。单纯使用混凝剂B能达到除色优良效果但COD去除效果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新的环保指标。采用两种混凝剂配合使用,均在反应池前添加造成反应池运行负荷高,反应不完全;容易造成澄清池絮体沉降差,部分上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深度处理装置,集水池通过提升泵与脱色反应池连接,脱色反应池与澄清池连接,混凝剂B储罐通过计量泵与脱色反应池的进水管连接,絮凝剂配料罐通过计量泵与脱色反应池连接,混凝剂A储罐通过计量泵与集水池的进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克服单纯使用一种混凝剂不能同时达到除色和除COD的缺陷,并同时解决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凝剂反应池运行负荷高的难题。COD去除率由原来单纯使用混凝剂B的55%上升至75%以上;出水色度由原来使用单纯使用混凝剂A的80倍以上降至30倍以下;出水COD和色度可以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灵活掌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新增设备投入和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集水池,2为提升泵,3为脱色反应池,4为澄清池,5为计量泵,6为絮凝剂配料罐,7为计量泵,8为混凝剂B储罐,9为计量泵,10为混凝剂A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集水池1通过提升泵2与脱色反应池3连接,脱色反应池3与澄清池4连接,混凝剂B储罐8通过计量泵7与脱色反应池3的进水管连接,絮凝剂配料罐6通过计量泵5与脱色反应池3连接,混凝剂A储罐10通过计量泵9与集水池1的进水管连接。
在集水池1前进水口为混凝剂A添加点,混凝剂在集水池1内与废水初步反应并除去可能出现的泡沫,此为初级混凝废水。初级混凝废水经提升泵2提升至混合反应池前管道,在混合反应池前管道设有混凝剂B添加点。在管道内利用水流的混合作用充分发挥混凝剂B的除色效果,此为二级混凝废水。二级混凝废水在脱色反应池3内进一步搅拌、混合后加入絮凝剂,经缓慢搅拌絮体长晶后进入澄清池4沉降。沉降后污泥经刮泥机由底部管道排出,上清液为外排达标废水。混凝剂、絮凝剂的加入均采用计量泵5、7、9加入,废水流量采用电磁流量计计量。工艺控制中根据澄清池出水水质调配两种混凝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置软化水净水器
- 下一篇:一体化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