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精细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3107.X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华;廖晓冰;刘世德;唐江建;高克鑫;杜平;高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金华 |
主分类号: | B01D29/33 | 分类号: | B01D29/33;B01D29/52;B01D29/6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精细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的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精细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2008年7月23日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09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孔烧结精细过滤器,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集液管盒及连接于集液管盒上的过滤管,所述腔体为立式结构布置,且集液管盒所处平面与腔体的轴线垂直,其中封盖位于腔体的上端,集液管盒为中空密闭的圆形腔体,其上开设有以矩阵形式排列的过滤管接口,用以安装过滤管,集液管盒通过出液管与腔体外的集水输出管连接,在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渣口。在上述方案中,其过滤精度高,可以实现自动反冲洗功能,但由于其腔体呈立式结构,使得其起吊高度大,集液管盒所处平面面积小,进而安装的过滤管数少,一次处理量小,为了解决一次处理量小的问题,增大了过滤管的长度,但过滤管长度加长后,在进行清洗时,反吹效果不好,加大了清洗的难度;而且其体积大,不方便运送和不易于维护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面积大,过滤精度高,不用起吊高度,维护简便,体积小,运输方便的卧式精细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卧式精细过滤器,包括中空的柱状的腔体、腔体上连接有1个可开启的封盖、腔体内设有集液管盒及连接于集液管盒上并以矩阵形式排列的过滤管,所述腔体为卧式结构布置,其中封盖位于腔体左右两端中的一端,且集液管盒所处平面与腔体的轴线相平行。该卧式精细过滤器,采用卧式结构,集液管盒所处面积增大,其上分布的过滤管数目增加,因此增大了过滤面积,一次废液处理量增加。把封盖设置在腔体的左右任意一侧,便于封盖的开启,并且设备的高度相应降低。
为了方便集液管盒的维护与安装,所述腔体内最好设置有导轨组件,该导轨组件的延伸方向与腔体的轴向相一致,且由相互配合的导轨和轨道组成,其中导轨位于集液管盒的相对两侧,轨道则固定在腔体的内侧壁上。
为了能够灵活调节过滤器的处理量,所述集液管盒最好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集液腔槽组合而成,每个集液腔槽分别通过1根出液管与腔体外的集水输出管及气管连接。
上述方案所述集液腔槽的排列方向最好与腔体的轴向相一致。
为了可以不借助外力设备,就可以开启过滤器的封盖,在腔体与封盖间最好还设有一快开门装置,该快开门装置包括悬臂轴、以及分别固装在悬臂轴两端的固定装置和吊钩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固连在腔体的外壁上,吊钩装置则固定在封盖的外壁上。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过滤管进行清洗,在腔体的底部最好设置有一反冲洗水入口。
上述方案所述在每根出液管上最好安装有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卧式精细过滤器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腔体为卧式结构布置,封盖安装在腔体左右两侧任意一侧,且集液管盒所处平面增大,增大了过滤面积,且集液管盒所处平面为方形,过滤管排列更规则,过滤管数目增加,增加单台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及处理量;并在封盖的上方增加了吊钩装置,以安装快开门装置,拆卸更方便,不需使用吊装装置开启封盖;过滤管盒采用了导轨滑动组装方式,维修更快捷,并且压力损失小;同时设备的总体高度得到降低,实现了设备的整体运输,减小了现场组装的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精细过滤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精细过滤器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为:1、腔体;2、封盖;3、集液管盒;4、过滤管;5、导轨组件;6、出液管;7、集液腔槽;8、快开门装置;8-1、悬臂轴;8-2、固定装置;8-3、吊钩装置;9、反冲洗水入口;10、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金华,未经曾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旋式纤维滤料
- 下一篇:过滤机的翻板式接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