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井活动式可取式底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603.5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王东;孙荣德;冀红;赵军;隋朝晖;胡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21/10 | 分类号: | E21B21/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活动 可取 式底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井井下注水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注水井活动式可取式底阀。
背景技术
目前,注水井由于正常洗井、作业后的洗井及测试需要的洗井等因素经常会出现底球漏失,经过各种措施如洗井、开关井后仍不能使底球凡尔归位,引起封隔器失效,管内窜层,造成无效的分层注水。措施一旦无效后,只能采取动管柱上作业或作业返工,缩短了注水周期和作业周期,严重影响了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必上作业动管柱就可将底球从井底取出更换的注水井活动式可取式底阀。
本实用新型包括:打捞头、阀芯、阀体、密封圈。其阀体为圆柱体空心结构,上、下两端设有内螺纹,中心设有喇叭形中心孔。阀芯为“手榴弹”形体结构,下部圆头锥体上设有密封圈,与中心孔配合,阀芯的上端设有铅锤形打捞头,可由测试录井钢丝进行投放和打捞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对阀芯进行更换,节约作业费用,延长了注水井作业周期,提高注水效果,增加原油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打捞头,2-阀芯,3-阀体,4-中心孔,5-密封圈,6-注水管柱,7-注水井活动式可取式底阀,8-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注水井活动式可取式底阀,由打捞头1、阀芯2、阀体3、密封圈5组成。其阀体3为圆柱体空心结构,上、下两端设有内螺纹,上端与注水管柱6连接,下端与筛管8连接,阀体3的喇叭形中心孔4与阀芯2下部装有密封圈5的圆头锥体配合,阀芯2上端的铅锤形打捞头1,在阀芯2失效时,可以利用测试录井钢丝进行打捞、更换投放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