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催化转化器衬垫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4439.X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索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7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催化 转化 衬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垫,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催化转化器衬垫。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及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对尾气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相关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元催化转化器是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尾气净化的主要转化作用,其结构主要由壳体、衬垫、载体三部分组成:壳体一般由不锈钢制成,以防因氧化皮脱落而造成催化剂的堵塞;载体一般为涂覆有铂、铑、钯的贵金属堇青石质薄壁蜂窝陶瓷,目的是提供尾气转化的高表面积及转化的净化剂附着层,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衬垫则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陶瓷密封层,发挥着固定、密封、隔热、消音、减震的多重作用。
催化转化器衬垫包括膨胀型衬垫和非膨胀型衬垫。膨胀型衬垫由陶瓷纤维棉和蛭石组成,非膨胀衬垫由多晶氧化铝陶瓷纤维棉组成。催化转化器衬垫多由湿法抄造工艺生产而成,湿法抄造工艺中对陶瓷纤维棉进行了切断及分散处理,最终经过纤维之间的无序交叉层叠及外加粘结剂的作用,使衬垫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但是由于经过处理的陶瓷纤维的长度较短,且所加粘结剂受到后续烧失量的制约,催化转化器衬垫的抗拉强度和韧性有一定的限制性。对于厚度较薄克重较小的衬垫,在使用过程中其强度和韧性一般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厚度较厚及克重较大的衬垫,在使用过程中,衬垫产品极易出现弯曲断裂的现象,造成封装及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存在潜在失效的可能。
出现上述问题,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将破损的催化转化器衬垫进行更化,重新安装;或者先对衬垫进行处理,人工操作增加其韧性,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将对封装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催化转化器衬垫来解决现有衬垫抗拉强度低、韧性低、容易断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催化转化器衬垫,所述衬垫的一面上覆盖一层薄膜,所述薄膜形状与所述衬垫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衬垫的厚度大于6mm。
上述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催化转化器衬垫的单面上覆加一层克重轻、韧性好且对烧失影响极小的薄膜,增加催化转化器衬垫单面的抗拉强度及韧性,防止在封装过程中出现衬垫断裂的情况,从而更好的满足封装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衬垫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衬垫100的一面上覆盖一层薄膜200,薄膜200形状与衬垫100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利用长网湿法抄造成型工艺生产制造催化转化器衬垫,包含膨胀型衬垫和非膨胀型衬垫。其中膨胀型衬垫含有陶瓷纤维棉(wt:45-60%)和蛭石(wt:30-45%),非膨胀型衬垫含有多晶氧化铝陶瓷纤维棉(wt:87-95%)。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衬垫100的单面覆加一层薄膜200,增加衬垫100单面的抗拉强度和韧性,此工艺一般适用于厚度为6mm的催化转化器衬垫,尤其适用于厚度为10mm的催化转化器衬垫。
覆加的薄膜200可选用韧性较好的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的一种或者几种,优选聚丙烯薄膜。
覆加的薄膜200要求对衬垫100的克重产生尽量小的影响,薄膜200的克重可选用在15-500g/㎡范围内,优选克重在30-100 g/㎡范围内。
覆加的薄膜200要求在烧失过程中产生尽量少的烟雾和气味,优选绿色环保类的薄膜200产品。
覆加的薄膜200要求在热压处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结性,有利于增加薄膜200在衬垫100表面的附着力。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采用长网湿法抄造成型工艺生产的催化转化器衬垫(膨胀型衬垫或者非膨胀型衬垫)冲切成合适尺寸至于工作台上,将催化转化器衬垫表面整理平整。
2将覆加所使用的薄膜冲切成与1中同等的尺寸,覆盖在1中冲切完毕的催化转化器衬垫上表面。
3、对覆盖薄膜的催化转化器衬垫固定定位,防止薄膜与催化转化器衬垫发生滑动错位。
4、将热压辊置于衬垫与薄膜一段的上方,逐渐降低热压辊高度,保证热压辊对薄膜产生适当压力。
5、打开热压辊电源,对热压辊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索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索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4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过滤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人工合成氟金云母粉浆液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