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4522.7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炬;林玉姣;何以嘉;顾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催化 氧化 生物 流化床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它以生物膜法为基础,吸取了化工操作中的流态化技术,成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是生物膜法的重要突破。
1973年美国Jeris Johns等人成功开发了缺氧生物流化床技术,用于去除BOD5和NH3-N的硝化处理。1975年,美国Ecolotrol公司开发了HY-FIO生物流化床工艺,用于废水的 二、三级处理。美国Dorr-Oliver公司在流化床的实用性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尤其是充氧器与进水分布系统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英国水研究中心和美国水研究中心又分别对充氧方式进行改进,并成功地用于缺氧-好氧两段流化床对污水进行全面的二级处理,包括有机碳的去除和脱氮。目前,生物流化床技术在制药、化工等行业排放的不易生化降解的污水处理和食品、啤酒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中均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单独利用流化床工艺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其脱氮往往需要添加碳源,因此其运行成本及运行能耗均较高,而且还会带来二次污染。
臭氧催化氧化属于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具有去除污染物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将难生化的大分子有机物变为易生化的小分子物质,易在生产中应用等优点。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工程中,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仅仅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污水,将有机物直接矿化既不容易实现,运行成本和电耗也太高,因此不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及运行能耗低,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两个三相生物流化床、一空压机,所述两个三相生物流化床分别为缺氧流化床和好氧流化床,所述缺氧流化床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其上端设有一出水口,所述好氧流化床的下端设有一进水口、一进气口,其上端设有一出水口,其进水口连通缺氧流化床的出水口,其进气口连通空压机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臭氧氧化塔、一硝化液回流泵、一硝化液回流管,所述臭氧氧化塔内装填有催化剂并通入臭氧,其下端设有一进水口,其上端设有一出水口,其出水口连通缺氧流化床的进水口;
所述好氧流化床的出水口经排水管道通至外部;
所述三相生物流化床包括外筒、内筒、分离筒和隔离筒;
所述外筒分成上下两段,分别为外筒上段和外筒下段,且外筒上段和外筒下段均为竖直的直筒,外筒上段的内径大于外筒下段的内径,外筒上段的下沿经一圈网状细格栅连接外筒下段的上沿,所述网状细格栅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且在网状细格栅的正下方设有一圈污泥槽,该污泥槽底部设有排泥管;
所述内筒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直筒,竖直插设于外筒下段内并固定,且内筒的内腔及内、外筒之间的间隙中均填充有多孔轻质填料;
所述分离筒和隔离筒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体,均竖直插设于外筒上段内并固定,且隔离筒套设在分离筒外部,隔离筒与分离筒之间及隔离筒与外筒之间均留有间隙;
所述分离筒和隔离筒的下端筒口齐平且均为喇叭形口,并低于网状细格栅的下沿或与之齐平,隔离筒的上端筒口与外筒上段的上端筒口齐平,分离筒的上端筒口低于隔离筒的上端筒口;
所述分离筒的下端筒口正对内筒的上端筒口,且其下端筒口的口径大于内筒上端筒口的口径;
所述隔离筒的筒壁上设有出流孔,所述出流孔低于分离筒的上端且高于分离筒的下端;
所述分离筒、隔离筒和外筒上段构成三相分离器,所述外筒上段的上部设有一出水堰,所述出水堰高于隔离筒筒壁上的出流孔;
所述缺氧流化床内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脱氮反硝化的生物膜,所述好氧流化床内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有用于水体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的生物膜;
所述缺氧流化床的进水口连通其内筒的下端筒口,其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堰;
所述好氧流化床的进水口连通其内筒的下端筒口,其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堰,其进气口经一内曝气管通至其内筒的下端筒口,其外筒下段的上部设有一贯穿其筒壁的外曝气管,该外曝气管的一端管口位于其外筒下段与内筒之间的间隙中且朝向下方,另一端管口连通空压机的出气口,所述内曝气管位于内筒下端筒口处的管口朝向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捆绑式污水净化槽
- 下一篇:多级高能磁化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