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电容器分离式上盖组合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4687.4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富;肖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电容器 分离 式上盖 组合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上盖组合端子。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元器件,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方法直接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传统的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方法基本上是用螺栓、垫圈加接线鼻子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法操作不便、电极固定不稳而且裸露在空气中影响安全和外观。
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0420008068.6,名称为“电力电容器接线端子组合”的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是在电容器上盖中开有电容器接线端口,电容器上盖下设置底板,该底板相应地开有接线端口,电容器上盖上与底板相对应设置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外套有保护罩。 这种电力电容器接线端子存在接电极固定不稳、容易渗漏的缺陷。
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0720309185.X,名称为“电力电容器的接线端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包含有设在电力电容器上盖上的接线端子组件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接线端子组件和上盖之间,所述接线端子组件由压线夹、压紧螺栓和导电件组成,所述压紧螺栓下设有压线夹,压线夹下端连接设有所述导电件。这种接线端子将导电极组合在同一个接线端子座中,相邻导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几乎与放电距离相等,如果时日一久,由于潮湿、污垢积聚等原因,各导电极之间很容易产生爬电现象,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电力电容器接线端子设计不够合理、导电电极固定不稳定、上盖及端子的接缝之间易渗漏、各导电极之间易产生爬电的缺陷,提供一种主要元件组成稳定牢固的整体式结构的上盖及设在上盖上面的能避免渗漏、防止导电极之间产生爬电的低压电力电容器上盖组合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并联电容器分离式上盖组合端子,包括电容器外壳及上盖、电容器元件、接线端子座和导电铜板,所述上盖由铁皮支撑基座和导电铜板用塑料构成的绝缘基座塑合为整体式结构,所述铁皮支撑基座中间排列设有若干个方孔,所述导电铜板穿过所述方孔并与铁皮支撑基座绝缘隔离,绝缘基座上面并列连体设有至少二个互相分离的接线端子座,每个接线端子座中间塑合有一件所述导电铜板,导电铜板配置有用于固定外接导线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塑合在接线端子座中的连接螺母;电容器元件的接线端与导电铜板对应电连接;在每个接线端子座上方设置一个可以翻转的防尘罩盖,所述防尘罩盖的一端与接线端子座的一个侧边采用枢轴枢接。设有铁皮支撑基座使上盖的整体抗压强度大幅提高;绝缘基座不仅将铁皮支撑基座与导电铜板隔离绝缘,并且将铁皮支撑基座及导电铜板可靠地固定,不用担心由人工组装产生导电铜板松动而导致的渗漏问题;绝缘基座还使整个上盖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完全隔绝,这可以使上盖盖在电容器外壳上面后充分起到阻止水汽和灰尘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子座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两个相邻接线端子座之间的距离;此举极大地提高电极之间的抗爬电性能,设置接线端子座的高度不小于两个相邻接线端子座之间的距离可增大爬距至少达到电气间隙的三倍或三倍以上;同时也提高接线端子及其中的导电铜板的散热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铜板为倒L字形结构,导电铜板表面经压花去毛刺并镀镍;倒L字形结构的上端为外接电极,外接电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外接导线的紧固件包括盖在外接电极上的U形压线板及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螺母配合的压紧螺钉。用U形压线板盖在外接电极上,方便外接导线的连接,外接导线的接线头不需烫锡处理或压接线鼻子,直接插入U形压线板与外接电极之间,然后拧紧压紧螺钉就行,提高了生产率,连接更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螺钉的头部为六角形结构,螺钉头部的端面设有一字槽及十字沉槽;这种结构便于在拧紧压紧螺钉时可随机选用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或卡口搬手。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子座设有三个。三个接线端子座各包含一个导电电极,其中有一个导电电极与电容抽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子座的前后两侧面均设有插线口,且所有接线端子座的插线口设置方向相同。插线口设置位置同处于接线端子座的前后两侧,换句话说就是处于电力电容器的前后两侧,如此设置便于单台或多台电容器并联接线而不需要考虑走线方向,可双向并联接线,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铜板的下端与电容器元件电连接,所述绝缘基座在导电铜板下端的周围位置设有半球形的盛锡凹坑;所述盛锡凹坑便于在焊接时限止焊锡流挂及焊锡漏球滚出等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表度示校核的现场快速反窃电工具
- 下一篇:锂电池容量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