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辊底式隧道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6769.2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梁佳喜;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F27B9/20;F27B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薄板 坯连铸连轧 生产线 辊底式 隧道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ISP、FTSC、CONROLL、QSP等)辊底式隧道加热炉,该辊底式隧道加热炉采用单蓄热燃烧技术。
背景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燃烧技术,与传统燃烧方式比较,有着理论燃烧温度高,炉温均匀性好,热回收率高及炉子热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其在提高产量、节约能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工业炉革命性的燃烧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冶金、机械、建材、轻工业等工业火焰炉较多的行业有推广价值,并且已成为我国冶金行业加热炉目前及今后技术改造的主流方向。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最初是为短流程小钢厂研发的,并取得成功,引起世界冶金界的高度重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逐渐完善,市场竞争力较强。辊底式隧道加热炉作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连接连铸机和轧制作业线的重要枢纽,它主要有两项功能,第一项功能是将进炉的钢坯加热到轧制温度并使钢坯均温;第二项功能是作为连铸作业线与连轧作业线之间缓冲地带。
目前世界上所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包括CSP工艺、ISP工艺、FTSC工艺、CONROLL工艺、QSP工艺等)连铸机后面配备的辊底式加热炉均采用常规燃烧技术即:空、煤气经过换热器预热后送至各区烧嘴进行燃烧,该技术存在能耗高、污染大、建筑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等问题。
以唐钢第一钢轧厂辊底式加热炉为例,该辊底式加热炉为美国布里克蒙公司设计,该生产线两台辊底炉全长为230.915米,其中固定段157.5m;横移段37.2m;保温段36.215m;加热炉内宽为2080mm。燃料为转炉煤气掺一部分焦炉煤气,另外还掺有少量的高炉煤气,热值为2000~2500*4.186±10%KJ/m3。
该炉投产以来经过几年的生产观察,业主反映主要问题为能耗高,生产薄规格产品(成品板厚≤2mm)时,能耗为1.2~1.3GJ/t;生产厚规格产品(成品板厚≥2mm)时,能耗为0.9~1.1GJ/t。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ISP、FTSC、CONROLL、QSP等)辊底式隧道加热炉采用常规燃烧技术所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大、建筑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ISP、FTSC、CONROLL、QSP等)辊底式隧道加热炉,该辊底式隧道加热炉根据供给燃料的特点(热值为2000~2500*4.186±10%KJ/m3),将单蓄热燃烧技术与辊底式加热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大幅度的降低吨钢单耗、提高加热炉的产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ISP、FTSC、CONROLL、QSP等)辊底式隧道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顶和位于炉顶两侧的炉墙以及间隔设置在炉底的炉底辊,所述炉顶以及炉墙安装在炉体钢结构上,所述炉底辊的两端轴支撑在所述炉体钢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单蓄热烧嘴,所述若干单蓄热烧嘴采用外置方式,沿炉体长度方向间隔安装的两侧炉墙上,两侧炉墙上的单蓄热烧嘴的位置相互错开。
所述单蓄热烧嘴采用倒置式方式安装在炉墙上,该单蓄热烧嘴包含有蓄热腔和燃气喷枪部件,所述蓄热腔位于燃气喷枪部件的上方,蓄热腔的轴线与所述炉墙平行且与所述燃气喷枪部件的轴线垂直。
在所述蓄热腔内放置有陶瓷蜂窝体作为蓄热材料。
所述炉墙包括一炉皮和衬垫在所述炉皮内侧的耐火墙体,在所述炉皮上用以安装所述单蓄热烧嘴的位置开设有一椭圆孔,所述单蓄热烧嘴固定在炉皮上,且单蓄热烧嘴中的烧嘴砖由所述的椭圆孔延伸进炉体内;耐火墙体以所述烧嘴砖的中心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耐火墙体,其中上部分墙体为纤维结构耐火墙体,下部分墙体为浇注料浇注整体成型耐火墙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芯的卷绕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电堆的自动化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