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6808.9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0 | 分类号: | B02C18/00;H01H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闵磊;乔建聪 |
地址: | 5113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碎纸机 机械式 纸张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碎纸机的纸张感应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体积小巧并且安装方便灵活的机械式碎纸机纸张感应装置。
【技术背景】
碎纸机中一般安装有纸张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纸张是否进入碎纸机的刀具组的作用范围内,并且对刀具组切碎纸张的过程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其有效完成碎纸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碎纸机上一般安装电子电路式纸张感应装置。这种装置首先通过红外线感应器感应进入刀具组工作范围内的纸张,然后在感应到纸张进入之后,驱动电路板上的继电器进行吸合动作,从而导通碎纸机马达电路,之后马达运行带动刀具组工作,当纸张完全通过红外线感应器后,通过电路板上的电容充放电,使电路板上的继电器保持吸合状态,这样马达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便完全将纸张切碎。
上述电子电路式纸张感应装置虽然可以有效地将纸张完全切碎,很好地实现了碎纸机的功能,但是这种电子电路式纸张感应装置的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利用,因此其使用推广程度很低,也就是产品普及率较低。
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碎纸机上采用了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这种机械式感应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安装在碎纸机芯部时,装置占用空间跨度较大,并且安装起来也很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碎纸动作准确,可靠性较高。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开关元件、局部安装在壳体内且可相对于壳体上下滑动的感应压块、同时与开关元件和感应压块弹性接触的弹片及将所述壳体遮罩起来的顶盖。所述开关元件上突出形成一个可以被弹性按压而上下移动的触发块;所述弹片包括固定在所述开关元件上的固定臂及从固定臂的末端延伸形成的悬臂,所述悬臂的底部与所述触发块弹性接触;所述感应压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形成纸张接触斜面,而所述本体的底端则压在所述弹片的悬臂的顶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中,通过在纸张通过时可以向下滑动的感应压块与弹片的配合实现开关元件的触发块被压下或松开,从而可以让马达运行或停止,这样就实现了根据纸张的进入程度让碎纸刀具组工作或停止,从而实现了碎纸动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部件及用于将壳体封闭起来的顶盖;
图1b为图1所示顶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2以立体图的形式展示了图1所示壳体内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结构;
图3展示了图1所示装置的平面结构图,并且用虚线表示出了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及
图4展示了图1所示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用于当纸张进入碎纸机的刀具组工作范围内时,触发碎纸机的马达运行,从而带动刀具组进行碎纸作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还可以有利地让马达延长一段工作时间,从而彻底将纸张切碎,这是通过一种新颖的棘轮棘爪配合式延时装置得以实现的。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a-1b及图2-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碎纸机的机械式纸张感应装置100包括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内的开关元件20、局部安装在壳体10内并且可以相对于壳体10上下滑动的感应压块30、同时与开关元件20和感应压块30弹性接触的弹片40及将所述壳体10遮罩起来的顶盖60。
特别地参考图2,所述开关元件20上突出形成一个可以被弹性按压而上下移动的触发块22。当触发块22被压下时,将接通所述开关元件20的内部电路,从而驱动碎纸机的马达运行,从而让刀具组进行碎纸作业。
所述弹片40包括固定在所述开关元件20上的固定臂42及从固定臂42的末端延伸形成的悬臂44。所述悬臂44的底部与所述触发块22弹性接触。
所述感应压块30包括本体36,所述本体36的顶端形成纸张接触斜面34,而所述本体36的底端则压在所述弹片40的悬臂44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