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7220.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孙明月;李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J13/06 | 分类号: | B21J13/06;B21K1/28;B21K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滚轮 齿轮 锻件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它适用于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的工艺设计和制造过程。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设备的发展趋于大型化,大型设备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日益引起制造业的重视。大型滚轮直径可达数米,重量达数吨,是部分特种车辆、轮船的重要部件。
传统上尺寸较小的滚轮锻件一般采用整体模锻方法一次成型,由于模锻所需压力很大,对于直径达1米的滚轮,通常需要万吨压机才能够充分成型,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整体模锻方法很难应用于大型滚轮的成型过程中。
一些企业采用将坯料锻造成圆环状,然后通过机械加工加工出轮缘之间的U形凹槽的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锻件的加工余量,降低了材料利用率,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这种方法在机械加工的过程将切断锻件固有的纤维流线,影响产品的组织性能。还有企业采用将两个轮缘分别进行锻造,之后焊接为一体的方法。这样制造出的滚轮可靠性远不如直接锻造成型的滚轮,在使用过程中沿焊缝附近开裂可能性很大。
大型齿轮是制造冶金、矿山、采煤、石油和水泥等行业大型机电设备的重要传动部件,广泛应用于大型装备制造业。齿轮锻件的外形和锻造方法与滚轮锻件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如果制造齿轮,在对锻件进行机械加工时需要将锻件外缘加工出一圈轮齿,而如果制造滚轮则不需要此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该工艺操作简便,能够使用较小压力的压机使滚轮或齿轮成型,保证滚轮或齿轮锻件的质量。采用该装置及操作方法锻造得到的滚轮或齿轮锻件加工余量均匀,各部分尺寸均能满足零件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具有下砧,下砧设有内柱、外环形壁、有U形凸起的底座,内柱位于底座的中心,外环形壁位于底座的外周,底座上设有U形凸起,U形凸起位于内柱和外环形壁之间,U形凸起与坯料上的U形凹槽相对应。
所述的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还具有360°环形上砧,环形坯料置于下砧内,环形坯料轴线与下砧的轴线重合,360°环形上砧套在内柱上,环形坯料上表面与360°环形上砧相接触,环形坯料下表面与下砧内的U形凸起相接触。
所述的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还具有120°环形上砧,环形坯料置于下砧内,环形坯料轴线与下砧的轴线重合,120°环形上砧套在内柱上,环形坯料上表面与120°环形上砧相接触,环形坯料下表面与下砧内的U形凸起相接触。
所述的大型滚轮或齿轮锻件成形装置,下砧尺寸设计公式(单位,mm)为:
R1下=R1零-(20~30)
R2下=R2零+(20~30)
R3下=R3零-(20~30)
R4下=R4零+(20~30)
h1下=2max(h2零,h3零)-h1零+d2下+(40~60)
h2下=h2零-h1零+(20~30)
h3下=h3零-h1零+(20~30)
d1下=150~250
d2下=150~250
r1下=r1零-(20~30)
其中,滚轮或齿轮零件的尺寸代号含义如下:
R1零代表中心孔的半径,R2零代表内轮缘外表面的半径,R3零代表外轮缘内表面的半径,R4零代表零件整体半径,h1零代表两轮缘间U形凹槽处零件的厚度,h2零代表外轮缘高度,h3零代表内轮缘高度,r1零代表两轮缘间U形凹槽的圆角半径,max(h2零,h3零)代表取h2零和h3零两者中的较大值;
下砧的尺寸代号含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位计总成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清牙排叼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