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8371.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曲为壮;李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12 | 分类号: | B21B1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能 轧钢机 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属于热轧型钢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万能轧钢机轧制型钢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两个水平辊和两个立辊作为工作辊组合在一起的轧钢机型式。在轧制的过程中,压下量不能太大,而且当公差要求在±0.7以下时,尺寸难以稳定控制。例如在某些叉车门架槽钢、电梯导轨和使用在机械行业的H型钢的生产方面,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型钢尺寸不能够控制在更小的公差范围,影响了产品品质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万能轧钢机轧制H型钢尺寸公差范围大、控制精度差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新的万能轧钢机型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采用八辊结构,在两个水平工作辊旁增设上水平支承辊和下水平支承辊两个水平支承辊;上水平支承辊位于上水平工作辊的正上方,上水平支承辊两侧的辊轴插在装有轴承的上水平支承辊轴承座里,下水平支承辊位于下水平工作辊的正下方,下水平支承辊两侧的辊轴插在装有轴承的下水平支承辊轴承座里,四个水平辊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工作立辊的外侧分别增设一个支承立辊,工作立辊和支承立辊安装在各自立辊箱中,四个立辊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所述的水平支承辊的辊径为Φ1420~710mm,与其接触的水平工作辊的辊径为Φ1400~690mm。
所述的支承立辊的辊径为Φ1000~530mm,与其接触的工作立辊的辊径Φ980~510mm。
轧制时,所有的工作辊辊面既与相应的支承辊辊面接触,又与轧件接触。相对于目前轧机的变形抗力仅由工作辊承担而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由工作辊和支承辊共同承担。因此能够对轧件施加更高的轧制力,从而做到:
1.将轧件的尺寸轧制得更薄(尺寸越薄变形抗力越大);
2.由于工作辊上的挠曲变形小,工作辊和支承辊共同承担轧制力后,轧件的尺寸控制更精确;
3.更易于实现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提高型钢的性能;
4.减小型钢中的残余应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八辊万能轧钢机的布置型式,有利于提高产品精度,减少轧制道次,使用尺寸更薄的热轧型钢替代焊接型钢,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型钢中的残余应力,提高型钢的性能,更好地实现高强度材质的型钢的轧制,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促进节能环保。使用本实用新型轧钢时,允许较大的压下量、将轧件的尺寸轧制得更薄、尺寸控制更精确、轧制高强度的型钢更容易、更易于实现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上水平支承辊,2、上水平工作辊,3、工作立辊,4、支承立辊,5、下水平工作辊,6、下水平支承辊,7、轧件,8、上水平支承辊轴承座,9、上水平支承辊辊轴,10、上水平工作辊辊轴,11、上水平工作辊轴承座,12、工作立辊箱,13、支承立辊箱,14、下水平工作辊轴承座,15、下水平支承辊轴承座,16、下水平工作辊辊轴,17、下水平支承辊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万能轧钢机采用八辊结构,在两个水平工作辊(2)和(5)旁增设上水平支承辊(1)和下水平支承辊(6)两个水平支承辊;上水平支承辊(1)位于上水平工作辊(2)的正上方,上水平支承辊(1)两侧的辊轴(9)插在装有轴承的上水平支承辊轴承座(8)里,下水平支承辊(6)位于下水平工作辊(5)的正下方,下水平支承辊(6)两侧的辊轴插在装有轴承的下水平支承辊轴承座(15)里,四个水平辊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工作立辊(3)的外侧分别增设一个支承立辊(4),工作立辊(3)和支承立辊(4)安装在各自支承立辊箱(13)中,四个立辊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的所述的水平支承辊的辊径为Φ1420mm,与其接触的水平工作辊的辊径为Φ1400mm。
所述的支承立辊的辊径为Φ1000mm,与其接触的工作立辊的辊径Φ980mm。
实施例2:
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所述的水平支承辊的辊径为Φ900mm,与其接触的水平工作辊的辊径为Φ880mm。
所述的支承立辊的辊径为Φ800mm,与其接触的工作立辊的辊径Φ780mm。
实施例3:
一种万能轧钢机型式,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差别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8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卸套筒及卸残卷装置
- 下一篇:新型家庭有机垃圾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