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窄煤柱留巷的支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0060.X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公成东;李居海;李光;公建伦;张照发;高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9/00;E21D15/1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窄煤柱留巷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窄煤柱留巷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对于煤层倾角为10~20°的倾斜中厚煤层,煤层走向变化较大,原设计区段间留设20m煤柱进行开采,这种开采方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并且下一区段巷道掘进同样面临上一区段巷道掘进遇到的战线长、运输环节多等问题。为克服以上不足,煤矿采用沿空窄煤柱留巷技术来解决所遇到问题。沿空窄煤柱留巷技术的要点是,首先掘进一条上、下区段共用的运输巷,在回采上一工作面时,分段掘出上一工作面的新出口,新出口分段不宜太长或太短,一般为30~50m(主要是根据工作面月推进度决定),窄煤柱留巷技术的关键是运输巷和新出口的支护方式和措施,只有支护措施完善,才能实现窄煤柱留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窄煤柱留巷的支护装置,能够承受工作面的压力作用,保证出口支护要求,便于安全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窄煤柱留巷的支护装置,包含有上、下区段共用的运输巷支护和新出口支护,所述上、下区段共用的运输巷支护采用锚网带支护,所述新出口支护包含有可缩性单体支柱和工字钢棚头,所述工字钢棚头设置于可缩性单体支柱顶部。
所述可缩性单体支柱为单体摩擦点柱或单体液压点柱。
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工作面的压力作用,保证出口支护要求,该出口断面只需保证规程要求即可,无需扩大断面,根据煤层厚度可沿煤层全厚掘进,不再掘进岩石,提高掘进效率,更利于安全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采用窄煤柱留巷技术,首先掘进一条伤、下区段共用的运输巷,该运输巷支护采用锚网带支护。在回采上一个工作面时,分段掘出上一工作面的新出口,新出口分段不宜太长或太短,一般为30-50m,所述新出口支护采用可缩性支架,包含有可缩性单体支柱1和工字钢棚头2,所述工字钢棚头1设置于可缩性单体支柱1顶部。所述可缩性单体支柱1为单体摩擦点柱或单体液压点柱。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窄煤柱留巷技术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对比,比原巷道减少工程量35%。新出口掘进运输采用溜子跟迎头,煤炭直接汇入采煤工作面运输系统运出,减少了中间运输环节,不但能提高掘进效率,而且更利于安全管理。
另外,新出口掘进,只需回采队自己根据推进度掘进,无需安排一个专业队来掘进,把这个队抽出来去进行其他开拓任务,更能发挥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兴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