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带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0083.0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英 |
主分类号: | B21C37/00 | 分类号: | B21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带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铜带生产工艺主要半连铸一热轧一冷轧工艺中热加工是金属在完全再结晶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在此过程中由于再结晶能充分进行和变形时靠三向压应力状态等因素的作用,可使铸态组织中的缩孔、疏松、空隙、气泡等缺陷能够得到压密或焊合;可使晶粒细化和夹杂物破碎,这一作用对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颇为有益。这也是热加工与冷加工相比的优势所在。但是,热轧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两个过程的相互重叠,铸态中粗大的晶粒在变形过程中遭到破碎并在金属流动的方向上拉长,容易出现热纤维组织,使变形金属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沿纤维组织方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热轧前需要加热,热轧后轧件表面生产氧化皮和冷却时产生收缩,所以不如冷加工生产的尺寸精确和光洁;由于热轧未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产品含氧量高,一般在0.02-0.04%;半连铸与连续铸造相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较低、能够提高铜带使用寿命的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带的生产装置,包括碾压辊、放带辊和收带辊,其特征是:所述碾压辊为两个相对反向旋转,并且,至少一个碾压辊上设置有辊距调整机构,所述放带辊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碾压辊的一侧,所述收带辊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碾压辊的另一侧,并且,所述收带辊与动力机构连接,铜带分别卷装在两个放带辊上,经过碾压辊碾压形成的铜带固定在所述收带辊上。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机。所述放带辊与所述碾压辊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收带辊的转速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达到了工艺流程简短,设备投资少,组织生产灵活,易于推广,经济效益良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实施例:一种铜带的生产装置,包括碾压辊3、放带辊2和收带辊4,其特征是:所述碾压辊3为两个相对反向旋转,并且,至少一个碾压辊3上设置有辊距调整机构,所述放带辊2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碾压辊3的一侧,所述收带辊4为一个且设置在所述碾压辊5的另一侧,并且,所述收带辊4与动力机构连接,铜带1分别卷装在两个放带辊上,经过碾压辊碾压形成的铜带1固定在所述收带辊4上。所述动力机构为电动机。所述放带辊2与所述碾压辊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收带辊4的转速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英,未经蒋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带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旋转模模盒用自动搅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