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红中束管斜面切割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0185.2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永华铝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2 | 分类号: | B23D21/02;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红 中束管 斜面 切割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红中束管的加工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薄壁铝质口红中束管的斜面切割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档口红管中,其中束管通常采用薄壁铝质管,由于中束管的头部需具有一个斜面,在加工时,对斜面的加工是整个中束管加工的关键所在。现在的中束管斜面的加工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在待加在的中束管内穿入一根芯棒,然后对中束管和芯棒一起切割,把中束管的头部切割成一个斜面。采用这种加工方式,一方面非常不便,每个中束管切割前都需穿入芯棒,另一方面,无法保证中束管的斜面角度和长度尺寸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方便的进行斜面切割,同时又能保证中束管长度尺寸和斜面角度的口红中束管斜面切割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红中束管斜面切割夹具,它包括一个底座和一个切割装置,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夹具架,所述夹具架的一端设有芯棒,所述夹具架上还具有压块座,所述压块座上可转动连接有压块;
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与牵引机构固定,所述底座固定有牵拉绳的一端还固定有压缩弹簧;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驱动机和固定在驱动机轴上的圆形刀片;
所述芯棒的轴向与刀片的轴向呈一个锐角a。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一组滑轮和一个脚踏板,所述牵拉绳绕接在滑轮上并与脚踏板的一端固定,所述脚踏板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芯棒上设有定位块。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口红中束管斜面切割夹具,在对口红中束管的头部进行斜面切割前,先把已经加工好的一段半成品铝管穿入芯棒内,并使铝管的一端与定位块贴实,铝管需切割的一段多出于芯棒,然后用压块把穿入芯棒的铝管压紧,再操作牵引机构,使整个底座带动夹具架向切割装置方向平移,铝管的头部即被高速旋转的刀片切割成一个斜面,与传统的工艺相比,采用此夹具后不但能保证斜面切割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每个加工好的中束管具有精确的长度尺寸和斜面角度,此外,还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具架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牵引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导轨,3-夹具架,4-芯棒,5-压块座,6-压块,7-切割装置,8-驱动机,9-刀片,10-牵拉绳,11-牵引机构,12-滑轮,13-脚踏板,14-复位弹簧,15-定位块,16-压缩弹簧,17-中束管半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红中束管斜面切割夹具,它主要包括一个底座1和一个切割装置7,所述底座1可滑动连接在导轨2上,通过外力的作用,使底座1可沿导轨2水平移动,以实现底座1接近或离开切割装置7的动作;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夹具架3,所述夹具架3的一端设有芯棒4,所述芯棒4的直径应与所需切割的中束管半成品17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夹具架3上还具有压块座5,所述压块座5上可转动连接有压块6;压块6的主要作用为把穿入芯棒4后的中束管半成品17压紧,以避免在斜面切割时中束管半成品17发生位移而影响斜面切割的质量。
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牵拉绳10,所述牵拉绳10的另一端与牵引机构11固定,所述底座1固定有牵拉绳10的一端还固定有压缩弹簧16;当牵引机构11拉动牵拉绳10时,底座1被牵拉绳10拉动平移接近切割装置7,以实现固定在夹具架3的中束管半成品17的头部被切割装置7切割,当切割完成后,牵引机构11松开对牵拉绳10的拉动,底座1在压缩弹簧16的作用下回弹,使底座1沿导轨2离开切割装置7,当底座1回到初始位置后,操作人员松开压块6,并把已经完成斜面切割的成品从芯棒4中抽出,套入新一个中束管半成品17,重复新一组动作。
通常所述切割装置7包括驱动机8和固定在驱动机轴上的圆形刀片9;通常驱动机8采用电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轴转动形式的驱动机8,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
所述芯棒4的轴向与刀片9的轴向呈一个锐角a。此锐角a的角度即中束管头部斜面的锐角角度。
所述芯棒4上设有定位块15。定位块15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束管切割后的长度进行控制,当中束管半成品17穿入芯棒4时,需把中束管半成品17的一端紧贴住定位块15,然后才能压紧压块6。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机构11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牵引机构11包括一组滑轮12和一个脚踏板13,所述牵拉绳10绕接在滑轮12上并与脚踏板13的一端固定,所述脚踏板13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14。具体操作时,操作人员在完成中束管半成品17穿入芯棒4,并压紧压块后,用脚踩下脚踏板13,固定在脚踏板13一端的牵拉绳10被往下拉,牵拉绳10通过一组滑轮12的传递,使牵拉绳10拉动底座1沿导轨2向切割装置7方向平移,当完成对中束管半成品17的斜面切割工作后,操作人员松开脚踏板13,脚踏板13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回弹,使固定在脚踏板13一端的牵拉绳10失去向下的拉力,同时底座1在压缩弹簧16的作用下向远离切割装置7方向平移,底座1带动牵拉绳10,并通过一组滑轮12的传递使脚踏板13的一端受到一处向上的拉力,从而使牵拉绳1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牵引机构11,如采用液压式等,这里不再作一一介绍。但在保证操作可靠性的前提下,本实施例为较为经济的一种牵引机构11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永华铝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永华铝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