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0530.2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叶敬敏;吴红兵;陈优昌;黄国和;王崇华;付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21/18;B01J16/00;B08B15/04;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7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铜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液造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液制备也称为溶铜工序,是电解铜箔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目的是将电解铜板溶解成硫酸铜溶液。由于Cu2+/Cu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337V,一般情况下单质铜很难从硫酸溶液中置换出氢离子生成硫酸铜溶液,一般采用氧化溶浸的方法:
Cu+1/2O2+H2SO4=Cu2++SO42-+H2O
首先将经过清洗的铜料及硫酸、去离子水加入到具有溶解能力的溶铜罐中,向罐内鼓入压缩空气,加热到60~85℃条件下使铜发生氧化,生成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生产硫酸铜水溶液。
现有技术的通氧方法是通过喷淋或搅拌法,由于通入的空气在溶液中很快上升,这些空气中的氧气多数没能用于反应而升空气中,该法所需的能耗较大,对环境危害也较严重;所用的硫酸溶液具有强的腐蚀性,对设备损害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耐腐蚀的电解铜箔溶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包括材质为SUS 316的溶铜罐,溶铜罐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有鼓风机和酸雾吸收塔,酸雾吸收塔通过管路连接抽风机,其中所述的溶铜罐底部设有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电锅炉。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溶铜罐底部的换热器是材质为00Cr17Ni14Mo2的列管式换热器,列管管壁厚为1.5mm。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鼓风机为罗茨鼓风机,额定风压不低于0.8Mpa,额定风压不低于50m3/min。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酸雾吸收塔通过管路连接溶铜罐顶部的两个酸雾排气口。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鼓风机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溶铜罐内的回液管和U形加风管,该U形加风管的底部水平段位于换热器下部并且在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出气小孔;U形加风管的出口从溶铜罐上部引出。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回液管出口位于换热器的下部。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溶铜罐上部设有溢流管。
上述的一种电解铜箔溶铜装置中,所述的抽风机排风量不低于10000m3/h。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溶铜罐通过电锅炉加热、列管式换热器提高溶液温度,从而达到电解铜箔用标准电解液,采用抽风机将溶铜罐内的酸雾转移至酸雾吸收塔净化,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溶铜罐采用耐腐蚀性的SUS316L材质,延长了溶铜罐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溶铜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溶铜罐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鼓风机供风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加热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酸雾净化抽风流程图。
图中:溶铜罐1、酸雾排气口1a、回液管1b、U形加风管1c、溢流管1d、鼓风机2、酸雾吸收塔3、抽风机4、换热器5、电锅炉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未经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色织带
- 下一篇:细长活塞杆中高频淬火防弯曲变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