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0967.6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明;袁炯;潘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单元 拆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单元拆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于带材连续退火线的加热单元的拆装工装。
背景技术
铜合金带材生产过程中,有气垫炉这一连续退火生产线设备,其加热用的是由辐射管组成的电加热单元,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加热炉区加热器发生烧坏的故障越来越频繁,加热单元损坏也较为严重,尤其是组成加热单元的加热辐射管由于长期的加热退火而发生了变形弯曲,所以一旦发生此故障时,因加热辐射管的变形,从中抽出烧断的加热单元已很困难,同样新的加热单元也很难装入,即使装入,因其要顺着变形的加热辐射管装入,也影响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故必须对炉区加热单元作整体更换的彻底性检修。但因炉区加热单元整体伸入炉内的部分总长有1645mmm,而端部面板外加热元件长仅150mm,其总重量约450kg,且重量主要集中在伸入炉内的部分,所以要想直接吊住加热单元端部将其整体拆出或装入炉区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要制作一种特殊的工装,以满足此项检修时所需拆、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热单元检修时拆装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热单元拆装工装,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的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和工装后端,所述的工装前端和工装后端上分别设置吊耳I和吊耳II,所述的吊耳I通过钢丝绳与行车吊绳连接,所述的吊耳II通过吊绳和葫芦连接,葫芦与行车吊绳连接,所述的工装前端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加热单元上设置吊耳III,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设置能够将工装本体与加热单元连接在一起的吊钩。
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由四根连接柱分别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焊接而成的框状结构,所述的前支撑板为工装前端,后支撑板为工装后端。
所述的工装前端上的吊耳I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支撑板两边沿的位置;所述的工装后端的吊耳II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后支撑板的两个连接柱的靠近后支撑板的位置上。
所述的加热单元上的吊耳III在加热单元露出加热炉部位的两边沿位置各设置一个,所述的工装本体上的吊钩设置为与吊耳III的数量对应的结构,所述的吊钩设置为加热单元与工装本体贴合时,吊钩能够穿入吊耳III内的结构。
所述的工装本体设置为与加热单元重量相等的结构,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设置配重块。
所述的后支撑板上设置水平布置的配重块板,配重块板上设置杆状的配重块柱,配重块设置为通过中心的孔套装在配重块柱上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影响加热单元的拆装主要与其重量分布有关,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能够有效地将加热单元的重量分解匀衡,从而能够顺利地将加热单元整体装入或拆出加热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工装拆装比原来拆单个加热元件更方便省时,且检修彻底,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装工装与加热单元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工装本体;2、加热单元;3、工装前端;4、工装后端;5、吊耳I;6、吊耳II;7、吊绳;8、葫芦;9、行车吊绳;10、吊耳III;11、吊钩;12、配重块;13、钢丝绳;14、前支撑板;15、后支撑板;16、支撑脚;17、配重块板;18、配重块柱;19、连接柱;20、葫芦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所述的加热单元拆装工装包括框状结构的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所述的工装前端3和工装后端4上分别设置吊耳I 5和吊耳II 6,所述的吊耳I 5通过钢丝绳13与行车吊绳9连接,所述的吊耳II 6通过吊绳7和葫芦8连接,葫芦8与行车吊绳9连接,所述的工装前端3设置为能够与加热单元2连接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焙阳极铝电解槽信息跟踪监控系统
- 下一篇:螺旋弹性元件定型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