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1482.9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凯;赵旻昕;贾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12;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仪器 贯通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下仪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仪器空间有限,结构紧凑,工作环境恶劣,其贯通线的走线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领域的结构工程师;目前在大部分井下仪器中,贯通线的布线一般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实现:
1.中心管,使用中心管走线限制很大,很多结构中并不能安装中心管;
2.密封塞转接,使用密封塞走线很容易引起绝缘问题,而且仪器中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安装过多的密封塞;
3.外部承压硬管,由于承压管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很难安装,一般都是把承压管断为两段或者多段,中间加装转接头来实现安装,转接头比较浪费空间,隐患也比较大;
4.充油高压软管,由于需要仔细处理油路,实现难度大,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外部承压硬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以解决承压管难于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含有测井仪器的骨架、下接头、承压管,所述的骨架的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的承压管两端分别连通至骨架的上端部内和下接头内,所述的承压管嵌入在骨架的外表面的沟槽内,所述的下接头和骨架通过套装在两者之间的螺套连接,该螺套外面设有螺纹与骨架下端的内螺纹匹配,所述的螺套通过嵌入下接头外表面的组合式半环形挡块顶推下接头,所述的下接头与骨架下端之间设有与轴向平行的导向结构,所述承压管与下接头的连接部与所述的下接头轴向平行。
所述的承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转接头,该转接头分别插入骨架上端和下接头内,所述的承压管的两端插入该转接头内。
所述的转接头内外分别设有匹配的密封圈。
所述的环形挡块套装有卡环。
所述的环形挡块有两组,为挡块A和挡块B,挡块A边沿设有台阶陷入螺套内与螺套接触,所述的挡块B上套装有卡环。
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分别位于骨架下端内表面和下接头外表面的匹配的导向槽、以及安装在该导向槽内的导向条。
所述的螺套的外螺纹的所在圆形的直径的大于所述的组合式半环形挡块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承压管安装简便,中间没有转换接头,结构简化,空间占用小,承压管与下接头的连接时只做直线运动即可,在安装下接头的同时即可完成承压管的安装。
该实用新型的导向机构保证了下接头安装过程中的直线运动的方向性,通过螺套的套装和环形挡块的配合,实现了圆周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从而实现了对下接头的直线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螺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环形挡块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环形挡块A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环形挡块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环形挡块B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导向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该井下仪器贯通线走线装置的导向条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图中1.骨架、2.密封圈、3.转接头、4.承压管、5.挡块B 、6.挡块A、7.螺套、8.下接头、9.导向条、10.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1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缸防雷保护装置
- 下一篇:高压小排量橇装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