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2840.8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现有的触摸板通常包括触摸PC片12、双面胶14和触摸PCB板16,触摸PCB板16做成行和列的阵列后通过双面胶14(国际通用3M原厂胶)与触摸PC片12粘接,其感应检测原理是电容传感,即通过手指的静电直接传导,在触摸PCB板16上测量和报告出手指的轨迹,从而探知手指的动作和位置。
普通的电子触摸产品其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触摸PC片)是通过手指直接传导电流的,这种直接传导方式要求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触摸PC片)紧密相连。随着DVD电子产品的发展,市场需要多样化的产品形态以满足市场对产品新颖外观的不同需求。因此,当产品空间过小,不能直接把触摸区域(触摸PC片)与触摸PCB板紧贴放置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触摸传导方式来满足客人对产品便携小巧的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触摸按键结构,通过添加触摸铜片实现手指与触摸PCB板之间的电容传导,使触摸PCB板不必与触摸区域直接贴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按键结构,包括按键面壳、导光按键和触摸PCB板,所述导光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面壳中,所述触摸按键结构还包括触摸 铜片,所述触摸铜片的一端卡固于按键面壳与导光按键之间,另一端与触摸PCB电板连接以进行静电传导。
所述的触摸按键结构,其中,所述导光按键上设有凸起的键位,所述按键面壳上对应上述键位设有按键孔,所述触摸铜片的一端为U形结构,其紧贴导光按键且导光按键的键位通过U形结构的中空部,伸入按键面壳的按键孔中,将触摸铜片的一端卡固于按键面壳与导光按键之间。
所述的触摸按键结构,其中,所述触摸PCB板上设有触摸铜皮电流感应区,所述触摸铜片的另一端与触摸PCB板中的触摸铜皮电流感应区配合电流连接。
所述的触摸按键结构,其还包括按键压板,用于将导光按键卡固在按键面壳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按键结构改善了传统的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只能直接面对面放置的结构,使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可以分开放置,从而使电子触摸产品更容易往小巧新颖及外观多样性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触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按键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图;
图5是图4装配完成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一并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按键结构包括:触摸PCB板22、触摸铜片24和导光按键26,所述触摸PCB板22上设有触摸铜皮电流感应区222,所述导光按键26上设有凸起的键位262,所述触摸铜片24的一端242与触摸PCB板22的触摸铜皮电流感应区222配合电连接,另一端244为U形结构,其紧贴导光按键26且导光按键26的键位262正对U形结构的中空部。
继续参考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按键结构具体应用的较佳实施例,其具体包括:按键面壳20、触摸PCB板22、触摸铜片24、导光按键26和按键压板28,所述按键面壳20上对应键位262设有按键孔202。其中,触摸铜片24的一端244放置于按键面壳20中;导光按键26装入按键面壳20,导光按键26上凸起的键位262通过触摸铜片24一端244的U形结构的中空部后,伸入按键面壳20的按键孔202中,触摸铜片24的一端244卡固于按键面壳20与导光按键26之间;通过按键压板28与按键面壳20的配合将导光按键26卡固在按键面壳20中;触摸PCB板22装入按键面壳,触摸铜片24的另一端242与触摸PCB板22的触摸铜皮电流感应区222配合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按键结构改善了传统的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只能直接面对面放置的结构,使触摸PCB板与触摸区域可以分开放置,从而为电子触摸产品往小巧新颖及外观多样性方向发展提供了实现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述说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