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扇形盲板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702.1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辉;樊金峰;刘保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中青冶金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8 | 分类号: | F16K3/18;F16K3/30;F16K3/316;F16K31/04;F16K31/5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403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扇形 盲板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具体说是一种全封闭扇形盲板阀,适用于冶金、化工系统的煤气或空气管道上,可以实现对煤气、空气等介质的完全切断,用作煤气、空气切断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敞开式扇形盲板阀,主要由左右阀体、转轴、夹紧/松开装置、阀板、阀板导向装置、驱动装置、补偿器等组成。阀门的开启通过转换插板上的通孔与盲板位置来实现,插板转换需在密封松开的情况下进行顺序动作。上述的敞开式扇形盲板阀,带有通径的三角形的左右阀体的三角部位分别装有旋向相反的三套螺母,通过三个转轴连接到一起。当转轴转动时,可通过螺母带动两阀体作方向相反的运动,正向或反向转动转轴实现夹紧、松开动作。上述中的三个转轴通过两个人字形的连动曲柄及一个单曲柄连接到一起,其中一个人字形曲柄与铰接在阀体一侧上的锁紧电动推杆铰接,这样,当推杆动作时即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三个转轴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左右阀体夹紧或松开。翻板曲柄则与铰接在阀体另一侧的翻板电动推杆铰接。阀板转轴位于所述阀体内的上端锁紧轴上,另外的两根转轴上则安装有与阀板配合的阀板导向轮,利用导向轮可保证阀板始终位于转轴中间位置。当左右阀体松开时两侧均有一定间隙,这样当翻板电动推杆通过曲柄带动阀板沿上部转轴转动时,不至于与阀体产生干涉,保证阀板动作顺利进行。该阀门上的阀板与阀体接触的两侧密封面上镶嵌有硅橡胶密封圈,保证夹紧时密封良好。上述敞开式扇形盲板阀,虽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下述缺点:
1、开启时煤气外泄漏,不节能环保;
2、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操作人员煤气中毒;
3、不能实现带压开启,需先期减压操作;
4、波纹补偿器易损坏,与阀门阀体不同寿;
5、需和切断蝶阀同时使用,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扇形盲板阀,该阀全封闭,无波纹补偿器,实现了大压差启闭,且密封可靠,无外泄漏,可替代传统的盲板阀与蝶阀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全封闭扇形盲板阀,包括呈三角形的阀体,在所述的阀体上部设有主动轴及位于下部并列的第一、第二被动轴,位于所述阀体两侧引出的主动轴上装有主动双曲柄、主动翻板曲柄,在所述的第一、第二被动轴上装有被动双曲柄、单曲柄,所述的主动双曲柄的一端通过铰接第一连杆与被动双曲柄的一端铰接,所述的主动双曲柄的另一端与铰接在阀体上的第一电动推杆铰连接,所述的被动双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被动轴上的单曲柄铰接,所述的主动翻板曲柄与第二电动推杆铰连接,还包括有一阀板安装在所述的主动双曲柄转轴的轴套上,在所述的第一、第二被动轴上安装有阀板导向压紧轮,该阀板导向压紧轮与阀板底部的导向部分接触配合。
根据上述特点,所涉及的所述的阀板其中一侧带有凸起的盲孔圈,所述的盲孔圈上镶嵌有硅橡胶密封圈。当阀门关闭时,利用阀板上的盲孔与阀体的通径处封闭接触。
在本新型中,所涉及的阀板与盲孔所对应的背面安装有滑轮。可保证阀门的顺利复位。
在本新型中,在阀体底部设有氮气吹扫装置,所述的氮气吹扫装置对应的阀体上设有吹扫孔。这样,可以利用阀体上氮气吹扫孔,吹去阀体底部的灰尘并将煤气吹至管内,起清洁及安全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果是:因采用了在阀板上设有的盲孔圈,为单侧密封,内置外驱动,体积小,重量轻,重量约为原全封闭盲板阀重量的1/4,消除了通孔圈及省略了波纹补偿器,可以实现大压差启闭。另外,阀门采用全封闭式,操作时介质不会向外泄漏,避免了环境污染。此外,还通过设有的氮气吹扫孔,清洁内部灰尘,同时无需和切断蝶阀配合使用,操作简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中青冶金阀门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中青冶金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