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3855.6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B10/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sm 远端 机智 监控 设备 | ||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通信信号传输设备,具体是一种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GSM-R(GSM for Railways)系统是专门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它在GSM Phase2+的规范协议的高级语音呼叫功能,如组呼、广播呼叫、多优先级抢占和强拆业务的基础上,加入了基于位置寻址和功能寻址等功能,适用于铁路通信特别是铁路专用调度通信的需要。主要提供无线列调、编组调车通信、区段养护维修作业通信、应急通信、隧道通信等语音通信功能,可为列车自动控制与检测信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并可提供列车自动寻址和旅客服务。
GSM-R远端机监控设备是保证GSM-R远端机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设备,现有的监控设备包括三个板块: 控制板、接口板和环动板,三者是三块分离独立的电路板, 控制板负责控制GSM-R远端机的开关、功放、低噪放、光端机及和近端机通讯。接口板负责把受控单元的信号收集送到控制板, 同时把控制板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到受控单元. 环动板负责把环境和动力信息传送到控制板。这三块独立的电路板在监控系统中起不同的作用,由于控制板、接口板、环动板各自分离,需要众多连接线和接口,这使得监控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也不便于生产、安装、维护。由于三块电路板分离,各自独立供电,这就使得整个监控单元的功耗变大。理想的情况是监控系统的电路板越少越好,连接线越少越好,功耗越小越好。高可靠性的监控分系统使得直放站远端机更加稳定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的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设备,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缩小了体积、提高了可靠性和控制效率、并且耗电更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设备,其包括连接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的光通信单元、参量存储单元、控制模块、处理器和输入输出口,所述光通信单元、参量存储单元、控制模块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还连接输入输出口
GSM-R智能监控设备与原来的三块电路板分离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 控制效率高、耗电少的显著特点,另外更加便于生产、安装及维护。解决了现有监控系统分散的电路板与繁杂的外部连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本实用新型的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设备主要由光通信单元、参量存储单元、控制模块、处理器和输入输出口构成,光通信单元接收近端机送来的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参量存储单元存放参数和各种门限值, 处理器单元运算、比较、和执行各种程序;隔离的输入输出单元连接各个外围电路,在处理器和外围电路之间传输控制型号。同时,它具有光电隔离作用,当外围电路或处理器出现短路或电压,电流波动时,外围电路使处理器失效,处理器也不会使被控电路失效。控制模块把处理器发来的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单元。
整个监控单元监测功放、低噪放、光端机和射频开关的状态,同时收集环境与动力监控信息,这些信息集中传输到控制中心,如果任何一个分系统或设备出现故障,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系统给出报警信息。在冗余备份远端机中,如果光端机、功放、低噪放有任何一个模块发生故障,监控系统在收到出错信息后,会发出控制信号让射频开关切换到备份模块上工作。这样确保GSM-R远端机能安全稳定地工作。
监控单元核心部件微处理器采用C8051F020和ARM芯片LM3S1138,射频开关采用FPGA芯片A3P030,对外接口均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控制效率、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整个监控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简洁、效率高。
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单元可以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它成功地应用于多条采用GSM-R技术的铁路。GSM-R远端机智能监控单元安装简单、每个接口对应各个需监控的单元。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和使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