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网障的坡度补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887.6 | 申请日: | 201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龙;刘懋功;张淳;何兴华;刘谷云;钱鹏;金晓海;姜楠;钱鹏;王传妹;邵春华;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坡度 补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障碍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网障的坡度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网障的概念并不是指人们常见的用于对普通的道路如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进行隔离的道路隔离栏,而是指具有特定用途和特殊目的的隔阻设施,例如:应对由突发性事件引起的聚众闹事区域、重特大事故现场暂时隔离的区域和群发性事件导致的对机关、学校和军事禁区等有可能造成影响或后果的区域的隔离,甚至作为军事目的针对要塞的隔离,藉以形成屏障。
组合式网障通常由主障架以及与主障架连接的主网障构成,主网障连接在主障架的两侧,在使用状态下犹如翅膀般地从主障架展出,反之亦然。在对并不限于由上述列举的场所进行布障封控时,从主障架上展出的主网障与地坪的接触程度越高,则主网障的稳定性便越好,否则既会影响封控效果,又会损及主网障,乃至损及主障架。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08758C提供的布障车,由挂车箱体充任主障架,由折叠式围栏充任主网障,在折叠式围栏的底部配有高度调节与锁定机构(说明书第5页第2段)。当布障封控现场的地坪存在坑洼或坡度时,可通过对高度调节与锁定机构的操作予适应,但是,由于对高度调节与锁定机构的操作均由手工完成,因此,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操作过程长。特别是,如果为了保障主网障具有足够的坚固性,那么将主网障的结构往往设计得较为沉重,藉以避免布障封控后被外力挤推而移位乃至倒伏,而对沉重的主网障的平整性操作却十分困难,甚至非人力所及,所为,除非借助于起重工具如液压千斤顶等将主网障暂时抬离地坪,待手工调整完毕后撤除起重工具,而如此布障封控作业与应急状态下的速即要求不相适应。
鉴上,如何在既确保主网障的坚固稳定性与主网障同地坪之间的平整度调节的快捷性并且无需借助人为调整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的问题长期以来既困扰于公安武警部门,又困扰于组合式网障的制造厂商。众所周知,道路通常存在中间高而两侧低的坡度关系,因此由于坡度的存在难以使主网障的底部与地面贴合。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主网障适应地面的坡度变化而藉以保障主网障与地面的贴合效果以体现稳定性,并且无需通过人为的手动调节而藉以减轻操作强度提高布障封控速度为反恐、平暴和处理突发性事件赢取宝贵的时间的组合式网障的坡度补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组合式网障的坡度补偿机构,所述的组合式网障包括配设有一动力源及一对主网障驱动机构的主障架、彼此对应地设在主障架的左端两侧的用于使主障架的左端升降的并且与动力源液压油路连接的一对主障架第一升降机构、彼此对应地设在主障架的右端两侧的用于使主障架的右端升降的并且同样与动力源液压油路连接的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和配置在主障架两侧的与所述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枢轴连接的并且还与所述主网障驱动机构连接的各一个主网障,所述的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各包括第一外套管、第一内套管、第一作用缸、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外套管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并且在探出第一固定座的端部设有一枢套,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一、第二固定座均与所述的主障架固定,第一内套管位于第一外套管的第一外套管腔内,并且与第一外套管腔滑动配合,第一作用缸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第一外套管腔内,该第一作用缸的第一活塞柱与第二内套管连接,所述的一对主网障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外套管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枢置腔,该枢置腔与所述第一外套管枢轴连接,并且与所述枢套相配合,所述的坡度补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一对主网障上的各一个回转座和设置在所述的一对主障架第二升降机构的各第一外套管上的回转套,回转座与回转套枢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座在所述主网障上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枢置腔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的回转套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座的形状呈U形,回转座的基部与所述主网障固定,而回转座的一对彼此对应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轴销孔,在各轴销孔上配设有一轴销;所述的回转套上并且对应于所述轴销孔的部位开设有销孔,所述的轴销依次插入轴销孔和销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外套管上还配设有第一、第二铜座和压盖,第二铜座座落于所述的第二固定座上,而第一铜座对应于第二铜座的上方,压盖与第一外套管固定,并且与第一铜座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的回转套转动地支承于第一、第二铜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