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进跟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4022.1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蒋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84 | 分类号: | E21B19/08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凿岩机,特别是一种推进跟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钻机上普遍采用油缸加钢丝绳形式的推进跟管机构,该推进跟管机构,是由油缸的伸缩来驱动钢丝绳, 通过钢丝绳来驱动跟管器上的动滑轮做2:1的上下直线运动;由于推进的行程与油缸行程成正比,推进力与活塞作用面积成正比,所以要完成远程和/或大的推进力所需的油缸行程较长和/或其活塞作用面积较大。从而导致体积大,导轨精度要求高,安装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推进跟管机构,其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链条以及动滑轮与钢丝绳联动带动跟管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推进跟管机构,包括凿岩机底板、滑板和导轨,导轨上端一侧与凿岩机底板连接,滑板与导轨的轨道腔配合连接,导轨上端设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位于导轨的轨道腔内滑板顶端上方,且所述动力输出端上绕设有链条,链条的一端与滑板左侧的凿岩机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滑板右侧下端连接,导轨的顶端上方设有第一动滑轮,绕设在第一动滑轮上的上提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导轨上端和滑板下端连接,导轨上端凿岩机底板上方设有第二动滑轮,绕设在第二动滑轮上的下拉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凿岩机底板和导轨中部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导轨中部设有连接座,下拉钢丝绳通过连接座与导轨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滑板右侧中部下方设有连接块,上提钢丝绳通过连接块与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大大的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装配要求以及导轨精度,降低了制作成本;其对钻臂的作用力也相对的降低,从而提高了钻臂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推进跟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进跟管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A放大图。
图4是B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4。推进跟管机构,包括凿岩机底板5、滑板11和导轨8,导轨8上端一侧与凿岩机底板5连接,滑板11与导轨8的轨道腔配合连接,导轨8上端设有液压马达1,液压马达1的动力输出端1a位于导轨8的轨道腔内滑板11顶端上方,且所述动力输出端1a上绕设有链条6,链条6的一端与滑板11左侧的凿岩机底板5连接,另一端与滑板11右侧下端连接,导轨8的顶端上方设有第一动滑轮10,绕设在第一动滑轮10上的上提钢丝绳2两端分别与导轨8上端和滑板11下端连接,导轨8上端凿岩机底板5上方设有第二动滑轮3,绕设在第二动滑轮3上的下拉钢丝绳4两端分别与凿岩机底板5和导轨8中部连接。所述导轨8的中部设有连接座 9,下拉钢丝绳4通过连接座9与导轨8连接。滑板11的右侧中部下方设有连接块7,上提钢丝绳2通过连接块7与滑板11连接。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志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耐压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体成型模具